追求卓越 CSP产线“复苏”记油画  图片新闻做一块高品位的矿石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88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01

做一块高品位的矿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今年初,集团公司启动了“宝武楷模”推荐遴选和故事创作工作。

他们之中,有秉持报国情怀、矢志艰苦奋斗的先烈先辈,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先锋,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有力支撑国家战略的技术创新领军人物,也有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的劳模工匠……不同的岗位、不变的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即日起,我们开设《致敬楷模》专栏,陆续刊载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再创新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力量。

“当工人一定要肯吃苦、不怕累、不怕偷懒才行,好工人就是一块好矿石。”

--卜维平,全国劳动模范、江淮杰出工匠,曾为国家级卜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现为宝武资源马钢矿业退休职工。

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从一名普通电铲司机成长为全国劳模,一路走来,卜维平不畏寒冬酷暑扎根现场勤学苦练,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工作。他用自身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是一块好矿,就一定会被发现。

播下“务实”的种子

43年前的一个夜晚,卜维平紧跟在师傅身后生怕跟丢了,因为刚参加工作的他攒了一肚子问题想问。这时,凹山采场的大喇叭传来急迫的声音:“各位电铲司机注意了,415电铲大绳需要更换,请迅速前往集合!”话音未落,师傅就一路小跑起来,卜维平跟着边跑边嘀咕:不就是换一根大绳吗,至于这么兴师动众?

然而,情况远非他想的那么简单。现场人声鼎沸,几位早到的工友轮番上阵,挥动大锤拆卸大绳,可固定在大绳根部的卡位销却纹丝不动。从晚上7点忙到晨曦微露,卡位销才被卸了下来,现场一片欢呼。可卜维平的心里却泛起一丝苦涩,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方法还这么原始,将来一定要拿下这个技术难题!

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他买来一摞专业书籍,一有空就坐下来仔细钻研。平时上班,他全神贯注盯着师傅们现场操作,把操作方法和处理故障的手段详细记录下来,回家后再结合理论书籍仔细体会、反复揣摩。终于,卜维平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毅力,摸索出一套驾驭电铲的独到办法。

1990年3月,全国冶金系统和团中央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青工大比武,给了卜维平一次“亮剑”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他一路过关斩将,代表马钢参赛。在强手如云的总决赛中取得第三名的佳绩,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养成“求精”的习惯

1991年初,卜维平担任422号电铲机长。422单机一直是冶金部的标杆红旗单机,一个28岁的毛头小伙能扛起这份责任续写光荣吗?面对工友的怀疑,卜维平一上任便提出全新的电铲维护保养方法,那就是一台电铲三个班次,机长不脱产跟班倒。就这样,卜维平把自己班次的活干完了,还留下来陪同下个班次的工友连轴干,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待在机台上忙碌。哪个地方的卫生难搞他带起头来,哪个部件难维护他奋勇争先,有时累得连腿都抬不动、躺倒就能睡着,大家也更加信任佩服他了。一年后,422单机故障率、单机产量、备品备件消耗等指标都有了很大进步,被评为全国标杆单机。

1998年,卜维平担任电铲设备点检员。点检员是设备的“门诊医生”,不仅需要娴熟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技巧,更需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日复一日地穿行于12台电铲之间,在机台上下奔波。三年下来,这个“门诊医生”共查出1634项设备缺陷和隐患。

在高村采场担任电铲工段段长期间,卜维平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又用了三年时间,归纳出“电铲司机五字操作法”“电铲快速点检法”“挖掘填石防陷操作法”“设备保养十字作业法”等先进操作法,编印的《电铲故障150例解析》和13.6万字的《电铲司机培训教材》更是被工友们争相传阅。他们说,“卜维平编写的教材既通俗易懂又具体生动,在专业书上找不到的答案,在他的教材中都能得到解答。”

扬起“创新”的风帆

一人百步不如百人一步。2012年9月,安徽省级“卜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随后又被命名为国家级工作室。这对卜维平来说,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创新平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领头雁,单凭电铲方面的独门绝技是远远不够的,要围绕全矿的生产经营开展技术创新。卜维平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自学起高等数学、PLC、变频基础等理论及管理知识,热心为马钢矿业各矿山培训授课、实践指导。在组织的大力支持和他的努力下,大师工作室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汇聚了各路精兵强将,成立矿用汽车、牙轮穿孔、采矿技术、爆破等多个技术攻关组,成为南山矿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先后有194名电铲司机达到中高级工水平,其中18名电铲司机经考核被聘为工人技师,同时还培养了13名岗位技术带头人、2名马钢首席技师、2名马鞍山市首席技师、1名全国钢铁企业劳模。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称谓,它不是能让我骄傲的资本,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才是硬道理。”卜维平四十多年扎根一线“挖掘”矿石,而他也像一块高品位的矿石,发挥着自己的价值,激励着后来的矿山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