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各子公司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促进生产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宝武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赋能。
本版推出“管理万花筒”栏目,展示近两年部分单位对外申报管理创新成果获奖案例,相互学习借鉴,积极对标找差,共同进步提高。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关键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命门”。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为了寻找企业持续增长的破局点、保持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马钢集团马钢交材以“第二曲线模型”和“企业发展动力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突破‘卡脖子’难题为目标,铸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模式”。
马钢交材以60年生产研发技术沉淀和品牌声誉为基础,依托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战略”,通过内部“创新系统”“优化系统”“组织系统”的建设,从6个维度铸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模式,以支撑企业走稳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围绕“四个面向”,聚焦“四大应用”场景,确定企业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理念
“四个面向”是提升马钢轮轴产品竞争力、品牌力的核心。面向现场,聚焦过程低成本流程再造、提升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面向市场,聚焦以主动式技术服务拓展市场、以特色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面向世界,旨在以产品持续迭代争创世界一流,以创新产品占领全球市场。面向未来,坚持前瞻技术研发,以“绿色”“智慧”“精品”引领轮轴技术走向未来。“四大应用”指客运高速、货运重载、城轨绿色和机车大功率四种轮轴产品典型应用场景,是我国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中的四大发展方向。不同的运用需求对轮轴产品的性能、功能也有明显差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攻克的产品核心技术不同。经历了一系列“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遇到的多重“卡脖子”难题也是马钢轮轴产品迭代升级的方向。因此,公司围绕“现场、市场、世界和未来”,聚焦“高速、重载、绿色、大功率”四大应用场景,确定了“产品设计、工艺升级、智能制造、运用改善”四大技术发展方向,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攻关、新品开发,以更好的适应轨道交通“安全、适用、高效、智能化”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轮轴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品牌力。
构建“全员创新、产学研用”研发机制,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全员创新,即面向现场,聚焦生产效率提升、现场难点堵点,开展生产过程工艺技术创新
以技术改造、小改小革、QC活动、合理化建议、职工“五小”等活动为抓手,发动生产骨干、一线技师、作业长、技术骨干参与到项目创新中来,带动大众创新、全员创新,推动生产技术创新,通过工艺优化、节能降耗,实现公司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组建以一线工人技师为主导的创新工作室,引领一线职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操作层面的技术质量问题,催生更多的技术诀窍。产学研用,即面向市场,聚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服役表现提升等共鸣点,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轮轴产品的研发需要关注产品整个全寿命周期,既要关注设计制造过程,又要关注运用过程以及寿命终点,需要全产业链分工和协同。公司通过产学研用在高铁车轮设计开发中的运用,凝练出“产学研用合作的开放型自主创新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制造商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建立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标准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提升铁路高新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推动制造商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实施。
商业模式优化,以“好产品+好服务”提升客户价值,以智慧制造+智慧服务为突破口,实现从材料供应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化
马钢交材在智慧制造项目建设前,车轮生产制造相对固化,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与先进车轮制造商相比也存在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的不足。公司以“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为手段,以“四个一律”“六部合一”为衡量指标,聚焦设计、制造和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智慧制造项目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行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工作,通过建立智慧中心,形成车轮三线操作集控,车轮二线加热炉、处理炉集控;实施运维操作远程化,建立智能立库,以现代工业物流技术替代人工作业,使物料信息不落地;同时建立能源环保系统,实现能源管控与能源精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宝武运营共享系统全覆盖,新建产销系统、PDM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能源环保系统、采购系统、智能排程系统、财务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维设计应用、数控编程与仿真环境应用、机器人/生产线仿真应用、PDM系统建设,体现数字化制造。马钢交材通过智慧制造项目建设,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使经营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智能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智慧制造改造项目,被评为安徽省智能工厂、马鞍山市标杆示范企业。马钢交材建设的数字车轮系统、机车PHM+车轮系统数据交互与国铁集团、城轨交通运营商的车轮故障在线监测系统连接,进行大数据搜集分析,为轮轴产品的安全经济运维提供保障,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无忧服务。
发展路径优化,以第二曲线理论为指导,以智慧制造+产品创新为破局点,推动产品和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从上世纪60年代建厂到1996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马钢实现了国产车轮轮箍“从无到有”,突破了“卡脖子”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一产品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多家企业开始加入市场竞争,马钢交材开始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寻求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在对生产线、产品和技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的同时,公司依然坚持以国产化替代、攻克关键技术为导向,加快了以机车轮、重载车轮为主导的新产品开发。同时主动出击海外市场,内外兼修,走出了一条艰难的转型发展之路。中国高铁轮轴产品的国产化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有望形成批量性商业化应用。“十四五”期间,马钢交材致力于提高高铁轮轴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实现高速轮轴批量进入韩国、德国、法国高速车轮市场,加大高速轮轴随中国中车、阿尔斯通、庞巴迪等项目批量出口力度,进一步拓展海内外产品谱系和商业化渠道,将其打造成为公司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以EVI先期介入服务模式促进市场开拓,推进国铁集团提高使用国产大功率货运机车轮使用比例,联合金化所继续推动新一代抗剥离机车轮的推广运用,继续保持在国内机车轮研发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扩大新造车用车轮替代进口基础上,逐步取代进口机车车轮在维修车的应用;大力推广弹性车轮的使用,提前布局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展市域/城际铁路用新型快速减振降噪绿色车轮设计与评价技术研究,技术引领加快推进系列化整装弹性车轮在国内地铁的示范应用和商业化应用;加强轮轴维修专业能力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横向和纵向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在合肥等地的属地化维修基地布局,发挥后发优势加大轮对维修和制动盘组装技术研究投入力度,以支持产业链新业务延伸拓展,做大做强做优轮轴维修服务业务。
以专业、专注、专致的“三专精神“组织文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六十年来,公司始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心无旁骛、深耕笃行,专注于提升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聚焦于产品和技术持续迭代升级。近几年,国家提倡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是指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等多个关键环节上实现领先与突破的企业。马钢交材秉持的“三专”精神与单项冠军企业要求不谋而合,公司在“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轮轴产业领军企业”使命引领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了“聚焦轨道交通轮轴产品和材料,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轮轴产业经营平台’为基本定位,面向全球用户提供轮轴综合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制造服务企业”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宝武产业生态圈,践行“三高两化”战略路径,面向全球用户,以轮轴产业经营平台、专精特新为企业基本定位,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坚持以专注、专长于轮轴产品及材料设计开发和制造工艺技术为立身之本,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低碳和智慧制造转型升级。着力于高速、重载、大功率、绿色城轨用轮轴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提高高端产品市占率。拉高标杆,对标找差,以问题为导向,强化一贯制管理,着力于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成本变革、服务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横向联合重组、纵向延伸服务、国际化发展,做大轮轴产业规模,实
现车轮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
打造满足企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蓄势赋能
一是高质量经营者队伍建设。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促进干部队伍能力和状态再提升,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志同道合、干事创业”的高素质管理者队伍。完善各层级领导人员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各级管理者要聚焦管理创新能力建设,问题导向,带题上岗,解决经营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以及各类痛点。二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层次专家、学者领军的技术队伍,培养各层次技术骨干队伍。坚持靶向引才,围绕重大专项、重大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入高层次人才;坚持“阳光招聘”,把好源头活水质量。加快“卡脖子”技术、使命类产品、“高精尖特”产品等技术攻关,促进管理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国际化和资本经营人才培养,聚焦青年人才,为一流企业建设提供人才储备。要求技术、业务人员坚持四个面向,以问题为导向,带题攻关,解决生产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以及各类堵点、难点问题。三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搭建岗位成才平台。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引导高技能人才建设,通过大师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组等形式,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进精益制造和产品质量提升。通过全员培训、劳动竞赛、班组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职工素质和技能,推进职工岗位创新和价值创造,推动职工队伍能力、活力、动力“三力”聚合发展。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以成本、效率等岗位问题为导向,以QC小组活动解决现场的小切口小问题,全力提升岗位绩效。
近年来,马钢交材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效果取得显著提升。该公司在现有的平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理念,拓展研发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新体系,保证了公司的创新活力。通过智慧化升级改造,建成轮轴全域PDM数字化设计中心、轮轴智慧化集中操控中心、全生命周期数字车轮系统,实现了传统制造逐步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经过多年经营管理,马钢交材解决了国内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2022年公司成功获评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内辗钢车轮市占率保持第一,跻身全球前二。完成设备设施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认证,实现了体系管理全覆盖;通过海关高级认证推动进出口业务管理提升;获得IRIS银牌绩效等级评定。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级荣誉4项、宝武2项。产品多次获评安徽工业精品、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金杯优质产品奖和金杯特优产品奖。高铁车轮国产化推进取得关键性进展,地铁用弹性车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大功率机车车轮国产化替代率超过50%,确保战略性产品供应链安全,实现多个产品全球、国内的首发和量产。
(马钢交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