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锈钢及特种合金联盟 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钢铁行业预计今年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钢铁行业相较于电力行业,工艺流程结构、原燃料结构、产品种类等因素都要复杂很多,配额分配方案的制定,碳排放核算核查难度也更大。目前来看,钢铁企业规模差异大,数量多,碳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有待提升,碳数据和碳资产管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前期区域试点碳市场中,约80家钢铁联合企业纳入,这些企业具备一定的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及履约的相关经验,但仅覆盖了13%的粗钢产量,多数钢铁企业不具备碳交易实操经验。且地方碳市场活跃度差距较大,部分企业碳交易的模式以履约为主,对于市场交易未充分参与。因此,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钢铁企业是一项挑战。
纳入碳市场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个机遇。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通过碳定价,采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降碳的手段,健康稳定运行的碳市场可以通过碳价值的体现,叠加碳收益,提高低碳排放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使得低碳工艺技术会得到经济激励,产生低碳产品溢价,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此外,碳资产作为新兴资产,有充足准备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先机。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组织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指南、核查指南,包括配额分配的各种技术准备工作。“今年下半年开始,钢铁行业的企业将开始报数,进行月度存证。月度存证机制要求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每一家企业每个月要把自己关键的生产数据、排放数据上传到我们的管理平台,作为年度碳排放的重要依据。”
纳入全国碳市场后,钢铁企业将有多项责任义务。一是作为碳排放管理主体,要精准报数。二是作为碳配额清缴履约主体,配额多了可以卖,少了必须买。三是要主动接受碳核查。专家建议钢铁企业尽快熟悉市场规则。
4月2日,河钢印发实施《河钢集团模拟全国碳市场交易工作方案》,在行业内率先启动模拟全国碳市场交易。近年来,河钢集团以钢铁子公司为应用场景,搭建了从数据原始记录到碳管理专员的碳排放管理绩效体系,配套制定20余项管理办法,为数据准确计量、管理精准高效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