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太久,只争朝夕!八钢主工序除尘灰全部实现回用长江钢铁自发电比例创历史新高图片新闻(上接第1版)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4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8

一百天太久,只争朝夕!

--宝钢股份一体化支撑山钢莱芜基地侧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王震亚

宝钢股份的一体化支撑,对山钢莱芜基地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是一次战略机遇,是一次历史机遇。

宝钢股份的集中一贯制管理模式,非常适合莱芜基地目前的经营形势,也是莱芜基地打破瓶颈、取得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手段。

能够快速汲取宝钢股份的管理经验,表明莱芜基地具有开放、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精神。

而能够将自己的管理精髓快速施与,表明宝钢股份的管理体系,在历经几十年不断吸收、借鉴全球领先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后,其内核日益紧密、表述逻辑完整、实施简洁有效,对提升中国钢铁业的竞争力具有普适意义。

“我们急需一股力量”

1969年11月,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从一架直升机上俯瞰莱芜赵家峪,这里是八百里沂蒙和四百里泰山结合部,虽山峦掩映,却有矿有炭、有水有电,中间一块坳地,特别适合按国家三线备战要求建起一座钢铁基地,既能“建起来”还能“藏起来”。

铁匠出身的将军知道,山区建厂,难度将是难以想象的,但天降大任、时不我待,按照毛主席一首词中所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沉默的荒山,正急需一股力量,锤砸钎凿,移山填壑,以无量之热血与牺牲,一步步把荒山变成工厂……

今天,到访莱芜基地的人,都会聆听到杨得志“空中勘址”的故事。人们特别还记得他常说“不光要甩开膀子干,还要开动脑子学”“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吃苦第一”的创业精神、热爱学习的开放意识,让莱芜基地这个远离海洋、初创时产量不足30万吨的小钢厂,能够不断创业、不断汲取,虽扎根深山却能一步步崛起。到2005年时,钢产量突破一千万吨,拥有型钢、特钢、板带、建材四大类,多项“中国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大型工程、海洋石油平台、风电等领域拥有广泛客户。

今天,我们漫步群山中这片略显老旧的厂区,听说他们的冷轧薄板厂能轧制厚度为0.22mm的薄钢板时,还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然而近几年,受市场行情和行业周期变化影响,莱芜基地因生产区域“较小、较散”、生产效率“较低”、拳头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困境。怎么办?

回顾建厂54年来经历的每处坡坡坎坎,莱芜基地很自然地想到--

“这种时候,我们急需要一股力量,来帮助我们快速地改善绩效,走出困境。”山钢股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莱芜基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吕铭说。

今年1月1日,宝钢股份开启对山钢日照基地的协同支撑。到百日计划结束时,日照基地实现扭亏为盈,效果非常明显,制造、运营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指标不断向好,经营业绩逆势上扬。5月24日,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提出:要把山钢日照建设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变强的标志性项目。

因此,莱芜基地决心“不等不靠,主动上门请教,请求宝钢股份给予一体化支撑。”

“对莱芜基地的协同支撑,宝钢股份是没有义务的,是我们主动要求的,我们是被协同方、被支撑方,是最终受益的一方。”

4月16日,宝钢股份正式启动对莱芜基地的一体化支撑。

快!快一点!再快一点!

集团公司、宝钢股份对莱芜基地的协同支撑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并且多次到现场调研,充分交流研讨,一起研究解决莱芜基地的短板问题。

4月16日,启动大会后不到24小时,宝钢股份和莱芜基地就把双组长制、协同目标、组织原则及第一批75个支撑项目确定了下来。围绕成本、效率,包括营销、采购等专业领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切中要害,行动非常迅速。

战危机、谋发展。搁置争议,迅速落地。不到一个月,你来我往的双方交流就达到了近2000人次。在协调过程中,大家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不断在奔跑中调整姿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运输物流是钢企粮草先行的大动脉,而从上海到莱芜至今还没有直达的高铁,需要到济南或泰安后,再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宝钢股份运输部在第一时间绘制“作战表”与“路线图”,以高铁时刻表的严谨精准态度,推动莱芜运输物流降本。双方精诚协作,共同细辨堵点、深挖潜力,确立了物流降本12个项目,其中包括矿石物流业务协同、降低铁路机车油耗、采用利旧摇控机车降人工及油耗、自产废钢待加工日日清、优化废钢加工标准尺寸、提高焦炭直送卸料槽比例、减少铁水温降等项目。莱芜分公司物流部经理翟大强向记者介绍:“我们预计年度效益可达1.35亿元。”

在采购端,莱芜基地在宝信软件支撑下推进基地PSCS系统建设,会同欧冶工业品策划“考核一致、反向倒逼”降本方式,推动资材备件采购成本吨钢降低30元,同时与宝钢股份采购中心协同,降低大宗原燃料成本。

在营销端,双方协力破除传统营销模式,莱芜基地向宝武特冶与宝特长材供坯的渠道已经打通,双方持续提升莱芜基地终端化和近地化产品销售比例,提升营销创效价值。

在制造端,炼铁厂党委副书记、经理李强笃告诉记者,莱芜基地炼铁工序5月份通过炉料矿料结构优化,一个月创效576万元。

年轻的炼钢厂党委副书记、经理高山介绍,通过减少LF精炼比例、提升RH直上比例,莱芜基地炼钢效率明显提升;煤气回收吨钢提升5m3,干熄焦蒸汽回收达到宝钢股份水平,发电机组负荷率提升了10%。“宝钢股份正在帮助我们由8座转炉加1座电炉(8+1)优化至6座转炉,这将是一个效率、效益的重大突破。”

在宝钢股份支撑下,环保能源部快速成立课题攻关团队,推进错峰用电降低上网电量,累计增效876万元;提高燃气机组发电效率,增效860万元/月;转炉煤气回收实现提升5m3/t,月增效270万元。

吕铭说:“这次支撑就体现在‘快’字上,我们比较着急,宝钢股份的同志也比较着急,大家都想尽快见效,尽快把莱芜基地搞好。”

“非常适合我们当前所需”

5月中旬,宝武融媒体中心记者到访莱芜基地,2天时间马不停蹄采访了25名干部、职工。其间,恰逢公司开展关于“一体化协同支撑”的大讨论,所以每一位受访者来到记者镜头前时,都不约而同收起了准备好的材料,“我们可以丢开稿子,你随便问,我会认真答,尤其是谈到对这次支撑的认识,我会告诉你我的切身感受。”

一开口,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宝钢股份管理精髓的认识简洁、明快,“集中一贯制管理,集中是形式,一贯是灵魂。”“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要将质量管理优质意识融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流程,融入每名职工‘血液基因’,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从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每个要素入手,全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品质保证部经理吕富强认为:“宝钢人做事情的劲头,就像是好学生要冲一百分。我们莱芜人也想当好学生、冲一百分,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宝钢人是如何思考、准备的,这里面的细节大有说道。”

物流部经理翟大强说:“莱芜基地自2000年导入学习型组织,2014年引入精益管理理论,这些年我们也做过很多事。但是通过这次支撑,我们发觉还有不少没有做到过,比如算账。历史上我们也推过‘算账经营’,但是如何算大账、算小账,我们没有着力构建以财务为中心的经营体系,构建全流程成本分析模型,特别还要‘统一对标语言’,所以好多账我们其实就没算明白。”

特钢事业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本明,正忙着往宝钢股份派第二批学习团队:“学习也要有宝钢人PDCA加认真的劲头,这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地方。所以我们不允许简单地看,而是要跟班学。回来后要解决两个问题:将来怎么干?将来怎么管?从而解决我们以前没有干好,以前没有管好的问题。”

莱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管理部经理王键直言,一体化支撑开始时,他压力很大:“上一年,我们吨钢人工成本比日照基地高了整整143块钱,想想差距太大了,就担心根本学不了。”一体化支撑的第一个月,各方面数字汇总上来,初步估算效益2600多万元。他感觉信心有点了:“这样,我们计划从4月份到年底,能降8到10个亿成本,从算账经营各个环节的数据来看,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但是王键接下来的谈话,很出记者意外:“我的担心却更多了,因为接下来是怎么全面学习宝钢股份的集中一贯制管理,这是莱芜基地一项重大改革。单点的技术学习不是特别难,但要学管理精髓,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最近压力空前大。”

莱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板带厂党委副书记、经理孙正旭认为:“我们的短板不在地域上,而在思维上。我们要拥抱集中一贯制,首先就要减少管理上的冗余,因为冗余就有壁垒,壁垒就有缺陷,缺陷就有制约。一体化支撑一个多月来,这个‘堵点’我们大家都意识到了,消除壁垒,效率就会提升。所以宝钢股份的集中一贯制管理理念,非常适合我们目前的形势,对我们打破瓶颈、优化产线、指导市场接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也是我们赢得生存权利和未来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手段。”

吕铭表示,一个月来的支撑取得初步成效,企业上下恢复了信心。在当下环境里,这信心弥足珍贵。5月,在与宝钢股份沟通后,分公司又梳理新增了10个支撑项目。宝钢股份的一体化支撑对莱芜基地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是一次战略机遇,是一次历史机遇。我们只能以开放的姿态,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实事求是、坦诚相待,把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暴露出来,才能取得进步。

谈到这里,吕铭将企业的历史点滴同当下作了一个表述上的链接:“就像历史上多次创业、突破一样,我们又到了要破除自身桎梏的时候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不是谁在要求我们快,而是我们没有时间等!要在这次钢铁业大调整中生存下来,我们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

“所以,对于这次宝贵的支撑,我们的心情是:一百天太久、只争朝夕!”

(图片由谷风、莱芜基地提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