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宝武追光逐梦,勇扛“顶梁柱”使命担当,劈波斩浪,奋发向上。
宝武发展的一个个足迹,无不交织着奋斗的旋律,绽放着光荣与梦想。你看,他们超“燃”的青春岁月、高光的奋斗故事,展现了宝武波澜壮阔的历史,折射出近现代中国钢铁工业澎湃发展的缩影。
风生水起逐浪高,让我们由昨天而今天,于求索中突围、创新,汲取力量再出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长歌奋进、再续华章。路,在脚下,在前方!
将一丝不苟写入炼钢文化
李凤喜,曾担任武钢第二、第三、第四炼钢厂和炼钢总厂厂长。为打造武钢硅钢、汽车板两大基地,共组织攻关冶炼钢种500多个,5次刷新复吹炉龄世界纪录,向全国30多家钢厂输出技术,并领导钢厂在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项目中生产出最合格的连铸坯,钢水的纯净度和成分控制的精准度令国内外专家惊叹。
“工厂是依靠产品质量而生存的,只有调动全体员工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操作,造就实物质量一流的产品,才能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东北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长大,完成学业后毅然决然离开家乡,南下来到江城武汉,从此便在武钢扎根生长,后来在厂长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干了15年。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
1976年,我从东北工学院毕业,恰逢武钢正在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建设“三厂一车间”。我与同班的6名同学一起,支援武钢建设。去武钢报到的第一天,我就来到了“一米七”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这是当时全中国最瞩目的重点建设项目。
我被分到了第二炼钢厂维检车间。1984年,我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过了两年又当上了设备科科长,1987年,我一路顺风顺水地升至设备助理一职。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在跟设备打交道,这也与我之后搞企业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是厂长里的‘极少数’”
1993年,我当上了厂长,当时钢厂的厂长大都是学工艺、技术出身,很少有学设备的,我算是厂长里的“极少数”。刚接手时,第二炼钢厂存在很多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转炉漏钢。
由于转炉炼钢系统是全部国产化设计制造,跟当时进口的连铸机匹配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转炉炉体设计的活炉底,给炼钢生产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炉底接缝漏钢频繁。后来,冶金部从首钢抽调了3名同志到武钢来指导工作。其中,陆祖廉被调来第二炼钢厂当厂长,来了之后就大张旗鼓地对厂里进行了整顿。他从严管理的工作作风对我之后的工作生涯影响颇深。
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当年的漏钢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怎么莫名其妙就不漏了。其实这是我偶然间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我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那时我还只是设备科的一个小科长,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后来等我当上厂长之后,我就按照之前的想法去操作接炉底。此举颠覆了传统的操作方式,有不少人反对,但我“一意孤行”。最后的结果证明我是对的,从那之后再也没发生过此类漏钢事故。
1999年-2004年,第二炼钢厂连续5年5次打破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条件下溅渣护炉炉龄最长世界纪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上第二炼钢厂厂长之后,我开始着手建立炼钢厂的企业文化,当时喊的口号是“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后来我又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2003年,第三炼钢厂已经投产接近10年,引进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炼钢设备--250吨转炉,由于各类故障较多,产量迟迟上不去。就在这时,我临危受命,兼任了第三炼钢厂的厂长。我将从严管理的作风移植到第三炼钢厂,推行“三高两化”,在很短时间内把引发事故和故障的问题解决了。从第2个月开始,第三炼钢厂就能够按照公司的生产计划完成任务了。
我一直坚持要为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把每一位职工的收入都放在心上。厂里按排名向市里、省里、国家推荐劳模人选,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当时冶金部评比十大经济技术指标,我们有7项指标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早日炼出第一炉钢
白松涛,1985年9月宝钢炼钢厂投产时任炉长,宝钢转炉技能专家,2000年获“上海市劳模”荣誉称号,2010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宝钢人的骨子里始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好的,我们一定要做好!”
作为见证宝钢建设、投产、改革、发展的老一代宝钢人,可谓点滴在心头、感触铭肺腑。
1978年4月,我由上钢一厂调入宝钢,成为最早一批的宝钢工人。宝钢是国家全套引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拥有新的装备、工艺和技术。为打造一支现代化的职工队伍,我们一进宝钢就进行了高强度的外语和专业知识培训。当时,全国人民对宝钢寄予厚望,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掌握新本领,早日炼出第一炉钢。
此后,我和同事们奔赴国内兄弟钢厂培训,开阔眼界、提高动手能力。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厂里仍然安排我们到外方学习,全面掌握300吨转炉的操作技能。那几年,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底较着劲儿拼命学,虽然很累,可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为投产后的生产做足了准备。
随着1985年9月18日第一炉钢的顺利冶炼,我们信心倍增。转炉投产后的那几年,我们更是意气风发,产能接连攀上了一座座高峰,没几年就超过设计产能,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全面达到了设计标准。根据市场需求,我们不断推出新钢种,汽车板、管线钢、绞线钢、芯棒钢、高炉炉壳钢……不少钢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渐渐地,我从投产初期的作业长兼炉长,成长为高级技师和技能专家。而我所热爱的宝钢,也历经了46年的春华秋实。今天,当年的转炉依然在为高端钢材冶炼钢水,而且炼钢智慧制造水平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作为一名经历了宝钢建设、投产与发展的老员工,我深感欣慰和自豪。我们宝钢人就是有志气、信心和能力,不断攀登一个个高峰,从钢铁行业的追随者逐渐成为引领者。
希望每一位宝钢人都能与宝武与宝钢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春秋故事
袁继烈,曾任宝钢能源部部长、宝钢发展副总裁、宝武能源环保高级督察等职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钢铁协会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宝钢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一等奖等。
“宝钢创业史上诸多难以忘怀的第一次,都诞生在能源系统,而这些‘第一次’,有幸让我都赶上了。”
1982年,注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特殊印记。那一年初春,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能源部。彼时的宝钢,刚经历了停建、缓建,开始续建。现场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交通工具。从办公室到建设工地,最近也有两公里的路程,基本靠走。我和老同志们一样毫无怨言,用脚步丈量着与世界钢铁工业的差距,每天奔波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风里来雨里去,在东海之滨的滩涂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与深深的足迹。有时候,两个馒头就能瞬间满血、充满活力。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宝钢创业史上诸多难以忘怀的第一次,都诞生在能源系统,而这些“第一次”,有幸让我都赶上了。
1982年4月25日,宝钢受电变电所受电成功投入运行,这是宝钢首个建成投产的枢纽变电站,在宝钢工程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宝钢从基本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1985年1月22日,宝钢第一座日处理原水量达27万立方米的现代化多水种中央水处理厂竣工投产,可满足宝钢一、二期工程的生产及生活用水需求。5月23日焦炉煤气通气作业一次成功,正式向全厂提供动力煤气燃料。能源部就此进入全面生产阶段,也标志着宝钢一期工程投产进入倒计时。
1985年9月2日,宝钢长江引水工程开始蓄水,库容量为1200万立方米、日取水能力达363万立方米的宝钢水库建成。我们能源人亦不负众望,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创的“避咸蓄淡”“避污取清”“避峰取谷”长江取水操作法,使宝钢的原水资源始终处于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状态中。
2008年春天,基于系统集成、管理创新和工序协同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利用及减排综合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当时钢铁行业在能源环保领域所获得的最高奖项。由宝钢股份主持研发的国内首套六万立方米等级制氧机--八号空分并网出氧。八号空分的建成,得到了工信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部门的肯定。
每当回忆起那个年代的往事,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爱春秋,其实是爱春天的耕耘、秋季的收获。
“把群众利益放第一位”
范启祥,原鄂钢(现中南钢铁鄂城钢铁)焦化厂党委书记。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鄂钢从地方小企业逐步发展到年产钢六百万吨的大企业,工厂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在鄂钢这块热土工作了40多年。1970年,从一个农民被招工进厂开始,我就热爱这个钢铁企业。
进厂半年后的一天,我正当班,往红彤彤的烧结炉上添加拌好的矿粉,工作服已全部湿透。这时,突然见到不远处有一位个子不高的老人紧紧地盯看我,不一会儿向我微微招手。我来不及放下铁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他面前,一看让我惊呆了,原来他是咸宁军分区副司令员,驻鄂钢军代
表组长兼鄂钢厂党委书记董加申同志。他笑眯眯地问我:“小伙子,干这活累不累?”我不假思索就回答:“这里的活比农忙双抢还辛苦。但为了国家的钢铁事业,这事还得有人干。”董司令员点点头说:“现在你们是辛苦一些,今后有条件要逐步由人工改为机械化,到那时,你们只要操纵机器就行了。”第二天,董司令员来现场考察的消息很快传遍烧结车间,职工工作热情进一步高涨,比学赶帮的各种竞赛活动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由于工作能吃苦,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我从班长、副工段长到工段支部书记,被组织上一级级提拔上来了。记得在被提为烧结车间党委副书记兼三工段党支部书记时,我的直接领导找我谈话,“你要晓得,干部是不当官不发财的。你提了干不但不能加工资,还要按规定减掉你在基层岗位时享受的保健费待遇。”他的话时时提醒我,始终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遵循的“不忘初心”。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鄂钢从地方小企业逐步发展到年产钢六百万吨的大企业。这正是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打造的,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晶。
宝钢工地上的“好青年”
范永祥,1969年入伍在基建工程兵二支队,1983年7月转宝钢工程指挥部任团工委主持工作副书记、工会办公室主任,先后担任宝钢冷轧厂党委副书记、宝钢集团人民机械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宝钢集团纪检监察高级专员。
“什么是理想,把宝钢尽快交给人民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承包‘青年工程’不是为了几个钱,而是为了在‘四化’建设中留下年轻一代的足迹。”
回忆39年前在全工地开展轰轰烈烈的青年突击队活动,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点小名气,至今难以忘怀。1985年5月4日,团中央在全国表彰竞赛100面红旗单位,宝钢指挥部系统就占了6面。
1984年,宝钢工程建设进入决战阶段。当时,团中央发出“为重点工程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竞赛”活动的决定,并在1985年“五四”青年节之前表彰100名先进个人和单位。冶金工业部号召在宝钢建设工地的广大团员青年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夺取团中央的竞赛红旗,力争夺满把的红旗。
为把活动落到实处,宝钢团工委明确了“为重点工程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竞赛”活动目标,对宝钢建设中拖期、交工和尾巴项目全面突击,确保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宝钢指挥部团工委迅疾组织五冶、十三冶、二十冶、宝冶等各冶建单位团组织,以及指挥部外办、指挥部机关、宝山宾馆等各级团组织,围绕“85·9”按期投产这个中心,先后组建了300多支青年突击队,完成“青年工程”1200多项,工程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
在轰轰烈烈的青年突击队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团员青年。4支青年突击队荣立宝钢集体一等功,30支青年突击队荣立宝钢集体二等功,1910名青年立功受奖,10支青年突击队、19名青年被团市委命名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和突击手。
1985年5月4日,团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表彰大会”,我作为宝钢指挥部团工委的代表参加大会。会上,宝钢指挥部团工委获得“为重点建设献青春竞赛”优胜单位红旗。
“青”舟不惧万重山
刘玉敏,原太钢二钢厂厂长。
“在人生的长河中,青春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年华。对我们这代人而言,这段时光与太钢的发展紧密相连,与新中国的强大休戚与共。”
我1969年离开学校来到太钢,分配到二炼钢厂当了一名电炉炼钢工。那段时间里只要轮休,我就去省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不断提升理论知识。
随着太钢的发展,作为生产大户的二钢厂也在不断改造,在追求更多钢产量的同时努力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钢。在这期间,厂里多次送我到宝钢、武钢、东北工学院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炼钢技术及炉外精炼技术、热传导技术。
1987年,我从生产岗位调到基层管理岗位,我们提出了“勇挑重担、拼搏向上”的二钢精神,制定了岗位责任制,优化了岗薪制度、奖金激励制度,并对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同时对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新建,优化了生产流程和工艺操作,扩大了品种,提高了质量。特别是改变了耐火材料的材质和工艺,全国首创转炉溅渣护炉工艺,使转炉寿命达到上万次,并拿到了国家的专利证书,使转炉由50吨扩容到80吨。
为了成功实施50万吨不锈钢改造项目,厂里派我到欧洲及美国、日本、韩国进行考察学习。项目顺利投产,且炼出了不锈钢,属国内首创。而且还为公司150万吨不锈钢项目奠定了基础,明确提出把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不锈钢企业。太钢150万吨不锈钢项目的建设工作及试车投产工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
太钢加入宝武大家庭后,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太钢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有了新动力。祝太钢的职工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