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幸去了一趟泰顺岭北村尾村。大巴车在大山中穿行良久,来到一座有山有水林木丰茂的古村前,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村里有“五古”:古民居、古廊桥、古道、古树、古民俗。这五古是村尾村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不少游客结伴前来,同登古道共寻五美。
这里的民居依溪傍山而建,村中清澈见底的小溪两侧,保存有77座明清古民居,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具浙闽山乡风格,造型各异的悬鱼挂在屋檐下,让人眼前一亮。村口的廊桥与我们平常所见的桥大不相同,既能行人,又能遮风避雨,全部采用传统木榫卯结构建成。廊屋分三层,有20个挑角,廊壁雕龙刻凤,古朴又美观。千年古道,逶迤在山间,约一米来宽,路为块状石砌成,石上落叶陈杂,路边古木参天,还有淙淙溪水一路欢歌相伴。这里的古树似乎随处可见,有枫香、栲树、檵木等各种各样的古树名木,凑近树上的牌牌,上面都写着几百年的树龄,其中被列入温州市“百大”古树名木的苦槠王,树龄更长达1500余年。玩累了,驻足欣赏村民们表演舞龙灯、提线木偶等传统习俗节目,当然还有品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家盛宴。游客太多,近百桌宴席让村民们忙得不可开交,游客们百般期待,村民们笑意盈盈。席间,村干部们还不辞辛苦,挨桌过来敬酒,向游客们表示真诚的谢意。临上车前,游客们还不忘到村中卖土特产的地方多多少少购置一些粉条、番薯夹、芋头等农产品,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回程的车上,我很感慨:这本是一个坐落在偏远山区里的封闭穷困的村子,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村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开发利用村里的资源,让村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的脑海里很快浮现出我的湖北老家,那里是渔米之乡。虽然略显偏僻,但公路早已建好。一条又长又宽的长湖绕村而过,湖水碧波荡漾、烟波缥缈,水中鱼儿穿梭,除了四大家鱼,还有黄骨鱼、鳜鱼、翘嘴角等特色鱼类。湖中还盛产莲藕、菱角、河蚌等。岸边的稻田,在湖水的滋润下,连年丰收,谷质优良。春天的乡村,是油菜花的金色海洋,村居掩映在花海中。村里的柿子、桃子、桔子、柚子等也别有特色,比如柿子又大又甜,可以直接用吸管插到里面吸食。村里的一些老人还会做鱼糕,用湖里新鲜的草鱼或鲢鱼肉,加上鸡蛋等,做出来的热腾腾的鱼糕绝对让人吃过后赞不绝口。总而言之,围绕长湖做文章,打造集观光,钓鱼,水上游玩,亲子体验,出售特色水产品、农产品等一体的项目,不失为发展乡村的一条路子。
我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家村里书记进行了交流,他说村里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为主,很多事情都做不起来,这件事想想很美好,实施起来太难了。或许,这就是观念的不同,造成了发展的不一样,我真心希望有一天在我的家乡也能和泰顺岭北村尾村一样,既能让全国游客看到家乡的美,也能让家乡人民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走上致富之路。
集团安委会 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