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的“大饭桶”
佛山一中老三届老了,但大家一定会记得佛山一中热气腾腾的大饭桶,几十只的在大礼堂摆着,前面是挤涌的学生和望穿秋水的目光。
当时经济困难吃不饱,大家都饿坏啰!每天上午第四节课时,肚子就饿到咕咕叫,就等下课铃响。佛山一中当时有一千多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涌到饭堂排队,所以每班都会选一个“饭代”,即分饭代表,这饭代权力可大了,第一:他可提前5分钟下课去领饭菜;第二:他代表全班同学,把一大木桶的白饭及一大盆的肉菜领回到本班的膳食区。第三:他主管饭勺,那是权力的中心,吃多吃少完全由他掌控,他勺多一点,那顿饭就拿下来了。当时我班的饭代是“吉林老兄”,每次分饭,他都尽量分多一点给大饭量的同学。还有在晚餐时,由于我们一些男生经常打球,延误了吃饭时间,那些好心的女生就会把她们的饭菜多留给我们,这些回忆,今天想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饥饿造就了强人。佛山一中老三届虽然不都是强人,但多有素质,纯朴,真情。如今,他们己在社会作出贡献并得到历史的认可。对这些伙伴,我常在心中挂念!
时传祥的榜样
文革前一中的教育, 除了文化学习外,思想工作抓得很严,这是好是坏?难以定夺。但有几点是值得肯定的,当时的学生能吃苦耐劳,同情社会底层,尊重劳动人民。
想起时传祥为代表的优秀人物,为社会作出不为人知的贡献,我就想起当时为响应“学雷锋,做好事”的号召,到环卫处背粪的故事。
首先我想解释背粪两字,背者,是像背书包一样也,其重其臭,是不为睡眠中人所理解的。我们晚上11点半钟才能开工,四个同学跟一部手推粪车,各人再背一个粪桶,即深入到深街窄巷去清粪,居民会把加盖的粪盆放在门口,能进去推粪车的巷子就直接把脏物倒进粪车,对不能进粪车的大院子和小巷子,只能脏物先倒进背桶,待满后再背出去倒进粪车。初时对操作不熟悉,常让粪水溅到衣服上,甚至手上、脸上,但大家并不在意,因为越臭越光荣!一个晚上下来,黎眀收工时腰酸腿痛,这时候我们才感觉到环卫工人的伟大。
今天重提时传祥的榜样,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没有寒风吹,哪有梅花香?没有往日的艰辛, 那有今天的甜蜜。对于人素质的熏陶, 其过程不能一蹴而成, 首先要吃苦,然后才能立足,站稳脚跟,方能稳步向前!
一中巡视员
文化大革命前的佛山一中,像国内无数的中学一样,在学知识, 学做人,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师长,爱国家方面,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非常显著。其中,当年的老师——祖国的园丁是功不可没的。一中的情况很特殊,大部分同学都寄宿学校,与老师是亦师亦友,朝夕相处,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特别是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及帮助,在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中,老师们都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当年的良好校风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天,我想重提一中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班主任甘当巡视员,亦即在晩间牺牲自已的宝贵时间,到学生课堂进行巡视。这是班主仼对学生们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