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一祭,百年东流水。千古江山多少事,皆付笑谈,惟青年之声,青年之行,青年之思想灵魂,引时之变迁,领国之兴衰。毋论秦皇汉武,少有壮志,挥斥一方,不说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征战八荒;但细数我中国近百岁来,风云场上鲜衣怒马之热血青年,未有不使余感慨称道者,尤使慷慨流涕,拍案叫绝者三也。
风雷阵阵,国祚若萍之时,有燕京学子挺身而出,高呼救亡者,乃其一也。此即为轰烈四海之五四风雷也。方其一战告捷,天色少霁,巴黎和会之上,洋人以我国小弱,曾以损我国之齐鲁以陪日本之利也。又有卖国鬻爵之贼名袁世凯者,欲订丧权辱国之《二十一条》也。此信一出,举国哗然。北京大学之热血学子,则于此危急存亡之秋,担爱国救亡之重任也。此等青年人,高掣幡旗标语,疾呼激昂口号,行于大街小巷,抗条约之订,阻卖国之行。其徒执棍棒、挥拳脚,上高楼、如深巷,力当警卫之刀枪,势闯奸贼之屋宅,一炬燃之,报国雪耻,亦震慑当政者不敢忍声不作为也。五四一代者青年,乃于中华危急之时,毕使其使,尽责其责,开新民主革命之风,传马克思主义之学也。其举旗高呼之姿,回天覆地之势,常为我辈所感叹,所铭记也。
秋风飒飒,党争如火之境,有武装青年献身举事,建军救党者,乃其二也。此即为惊雷一声之南昌起义也。畴昔有1775莱克星顿之枪声,而今有1927南昌城楼之炮响,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由此始也。季夏未月前夜,南昌城中剑拔弩张,各阵既布,即待夜幕之至,攻城守寨以成大事也。是夜风高月明,四围皆静,守军齁声渐起,深巷犬吠不已,苍然愈深,四处俱黑,忽如银瓶乍破,枪声震天,似铁骑突出,杀声穿云,本是空巷处隐军突出,冲杀一阵,火光映天,明如白昼。街灯之下起义军,俱以红巾缚右臂,以别守军,年约十八九者众矣,皆目眦欲裂,作沙哑吼声,抛头颅于城下,洒热血乎道间。此八一建军青年辈也,于国党伐共党之时,武装而起义,力保中国共产党之生命,为后世开路,为革命事奠基也。其挐云之志,无私之胆,常令我辈所慨然也;八月之夜,鼓号声起,半天红遍,此景此境,每每思之,感动良久也。
蘑云滚滚,科教未兴之际,有三两学者捐身为国,苦究两弹者,乃其三也。青年学者,留洋海外,学成而归,不顾美国之高薪厚遇,不惧强权之威逼胁迫,毅然归以建设祖国。隐姓埋名凡二十载,于罗布泊深处苦旱之地,深研原子氢弹之计也。黄沙漫漫不见天际,前路茫茫不知何极,此等学者,葬二十年青春于此不毛之地,惟望科技兴国,稳国防以抵外侮也。方其西方遥远处,爆破之声一起,乃知新中国之科技,兴之有望。此即震惊中外之“两弹一星”工程之功也。建国之后青年一辈之责任愈重,道阻且跻,国家之兴乃青年之责也。此等科学研究者探索前路,用心之苦惟己方知,贡献之巨国人皆见,功业之伟举世可叹,其徒于黄沙之中不畏艰辛,苦究深研之景,乃我当代青年之榜样也。
前程浩浩,后顾茫茫,吾青年之路,道远且长,吾青年之责,在兴国强,吾青年之志,当辟四方。历史之时境,代代相异,青年之担当,每每相仿,或救民于水火,或兴国于小弱,或建设大同,终达小康。吾辈乃新生儿于二十一世纪,当以富国为己任,吾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时代,应投身建设祖国芬芳。东曦既驾,当扬帆起航,勇担吾辈之责任,笑傲时代之海洋。
指导老师: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