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前的一声“春雷”,到如今“双一流”大学如火如荼的建设;从1977年的冬寒料峭到2018年的春暖花开,40年间,中国化工教育在体量、办学层次和水平、体制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加起来不足百所。经过40年的发展,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中职中专院校分别达到500、600和700余所,在校生约百万人。每年数十万毕业生加入行业人力资源队伍,同时,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成立,化工教育进入了一个终身教育的新时代。”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耀生说。伴随着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急需大量的化工类专业人才。1985年,国务院发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化工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到1989年,全国1075所高校中有105所设有化工类专业,在校生总数达5.26万人。
1990年以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基础产业的安全自主、制造业的转移、能源和环境问题、全球化发展等,都给化工教育的大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包含化工教育在内的工程教育获得蓬勃发展。“到2008年,全国所有化工类教育院校在校生达到了百万人,但在数量上仍然不能满足国家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任耀生说。2013~2018年间,化工教育协会通过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建设石油和化工行业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学分银行),逐步推进石化业的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石化业学分银行挂牌成立。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石化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明年将开始招生。至此,全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氯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