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即日起,本报开设“开局起步这一年”专栏,点面结合报道我省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方面取得的成就,并邀请有关涉农部门主要领导谈亮点、谈举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刘婷婷
冬日的中原大地,寒冷中依然生机勃勃。正处于越冬期的冬小麦,犹如绿色的地毯铺满田间,麦苗青青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是来年的头一茬、重要一茬收获。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21年11月12日,全省麦播基本结束,已播种8502.2万亩,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如果后期不发生大范围极端天气,今年夏粮有望继续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饭碗装中国粮,河南举足轻重。近年来,我省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粮食应急网络城乡全覆盖,“中原粮仓”粮食更加充盈,根基更加稳固。
粮食产能建设水平提升
“全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再也不用担心干旱暴雨。”1月3日,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种粮大户骆辉底气满满,“一共种了900多亩小麦,一亩能增收200斤左右,预计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
高标准农田是正阳县筑牢“粮仓”根基所在。正阳县拥有221.77万亩耕地、174.8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截至2021年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3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30万亩以上的片区2个,5万至10万亩的片区5个。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陈思辉说,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大家都乐意种,省心收入有保证。
正阳县是我省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一个缩影,近年,我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黄幸福介绍说,2021年,虽然我省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粮食总产量有所减少,但是粮食生产仍然保持基本稳定,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更加充盈。
粮食仓储“殷实稳固”
储为国计,备为民生。作为人口大省,我省如何储备粮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储备工作,为加强储备粮管理,1月1日,新版《河南省储备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省粮食安全有“法”可依。
《办法》的调整范围扩大至地方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从省级储备扩大到省、市、县三级储备,更加契合构建功能互补、权责清晰、优储适需、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储备新格局要求。
同时明确,政府储备原粮以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为主,规定储存年限小麦一般不超过5年,稻谷、玉米不超过3年,食用油不超过2年,轮换入库的政府储备应为粮食生产年度内新粮,为安全储粮上紧“安全带”。
目前粮食家底如何?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富勇介绍说,我省粮食产能稳定、家底殷实,连续4年超1300亿斤,而我省粮食消费量常年稳定在800亿斤至900亿斤,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相比有较大结余,粮食自给率超100%,能够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粮食标准仓房仓容达95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