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李世旭
拌糊、和面、下锅、起粉,洁白细滑的粉条从热腾腾的大锅里捞出,顺着铁皮滑道流入大锅旁的冷水盆里,随即又被盘到木杆上,搬到院子里的铁架上凉起来。1月4日,郏县茨芭镇北姚村的一家粉条加工作坊里,几个人在忙着下粉条,十多名村民围在旁边等着。
“这里的粉条匀实、筋道、品相好、卖得快,我前两次在这里下的2000多斤粉条已经卖完了,今天又带来了1300斤粉子。”正在往铁架上晾粉条的该镇陈寨村红薯种植专业户韩国定说。
“烫粉子的开水多了少了都不行,粉糊拌不好,粉条要么不筋道,要么就是很多疙瘩不成条,全靠拌糊师傅的经验。”李宗超说。今年48岁的李宗超是北姚村村民,16岁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先后在郑州多个粉条厂里干了20多年做粉条的活儿,掌握了一手过硬的技术。三年前,他拿出10多万元,购买了机器设备,还建了一个小冷库,在自家院内干起粉条加工生意。
由于技术过硬、价格公道,李宗超的粉条作坊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来加工粉条,就连宝丰、汝州等地的一些农户也把自家的红薯粉送来加工。去年,李宗超干了一个月,收入了10多万元,除去工人工资和各种费用,净挣了3万多元。今年干了二十多天,加工季节还没结束,他就已经净挣了3万元。
“我一共用了6个人,都是亲戚,他们在这里干活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有些收入。”李宗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