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闻一村一景打造城市“后花园”郑州非生活必需场所 一律暂时关闭图片新闻德孝新风拂王庄践行初心使命立志建功“疫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办法”点石成金能得到群众夸赞,再苦再累都值得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8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1-12

能得到群众夸赞,再苦再累都值得

--记内乡县余关镇子育村党支部书记王建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曹怡然通讯员王冠洋

“2022年,我们村计划把沿带军河的15公里旅游环线全部修完,发展乡村旅游。我相信这条河今后一定会为我们子育人带来更多元可持续的收益。”寒冬时节的内乡县余关镇子育村,清澈的带军河环村而过,柏油路盘旋在种满核桃树的山坡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建伟俯瞰着远处的带军河,信心满怀展望子育村的发展前景。

走进子育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幸福大院里老人们欢声笑语,康复助老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住楼房开汽车,做饭还用上了天然气,村里的民俗博物馆不断有游客前来参观。看着馆内收集的村民以前的生产生活用具,再看看如今的子育新貌,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子育从一个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

子育村位于余关镇西六公里,属于浅山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区域面积达11000多亩,耕地面积仅2400多亩。全村1784名村民,分散居住的15个村民小组前后绵延十八里。早年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有女不嫁带军河,天晴下雨都干活,出门就登山,运输靠双肩,男人腿累断,女人腰累弯。”王建伟说,这里边的带军河说的就是子育村,基础设施差,地少路又不好,更没支柱产业,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打工谋生。

(下转第二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