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婷婷通讯员孙雅婷)以往冬天都是农闲时节,但如今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月7日,在滑县枣村乡西徐营村金泰服装有限公司“卫星工厂”车间内,女工们脚踩缝纫机,手上飞针走线,正在赶制出口服装订单。
滑县是一个有近150万人口,辖1009个行政村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滑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韩红斌介绍,近年来,滑县抢抓沿海发达地区服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规模化转移的机遇,结合本地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把纺织服装作为主导产业谋划发展,让群众和企业成为产业发展受益者。
韩红斌说,滑县金泰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服装加工企业,公司总部设在滑县产业集聚区,有22个“卫星工厂”(分厂)分布在多个乡镇。目前,这种“总部+卫星工厂”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滑县实施精准帮扶、产业帮扶的有效探索。
“原来企业招工难,工人流动性大。”滑县金泰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德民说,2013年,滑县引进金泰并把工厂建在村里后,企业招工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用工成本、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员工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如今,该公司有员工3000余人,年生产能力700多万件。
“在金泰打工3年,员工闰玉彩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家庭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一年脱贫、两年存款、三年小康’的目标。”滑县金泰服装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仁增介绍,厂里像闰玉彩这样的工人有很多,之前在外打工花销大,存不下钱,生活依旧拮据。“我们在各个乡镇建立‘卫星工厂’,重点吸纳附近村庄的脱贫户进厂务工,优先培训,优先上岗,虽然工资没有沿海城市高,但我们免费提供食宿、接送、洗浴等服务,发到手的工资基本上能全额补贴家用。”
“门口就业真好,兼顾一家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当地村民常常用这些口头话表达对滑县产业帮扶的感激之情。
谈到“卫星工厂”带来的好处,祝庄村党支部书记祝进学感慨地说:“‘卫星工厂’不但为农村妇女搭建了一个致富平台,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里有了钱,啥事都好办。我们把工厂租赁费用于村里的带贫和公益事业,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
截至目前,滑县共整合资金10031.3万元,培育纺织服装企业103家,其中“卫星工厂”88家,带动工人就业6000余人,户均增收3万元,实现了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共赢,推动当地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