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传承民俗留住乡愁图片新闻新增4个“五星”司法所关心爱护乡村孤寡老人严查公职人员违规饮酒书院·文庙见证五千年中原文化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0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2-17

书院·文庙见证五千年中原文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韩新愚见习记者孙兵

诞生于中原大地上的众多书院与文庙,在中国思想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它们犹如文化教育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温暖光芒和文化魅力,这一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给人们带来了深刻启迪与教益

初春,位于东大街东段的郑州文庙,古色古香,汉白玉作栏、青砖铺地、朱漆粉墙,静静矗立在现代建筑群中,苍松翠柏中的红砖绿瓦,映衬出现代城市少有的古朴和宁静……穿牌坊,过泮池,一脚跨入大成门,繁华与喧嚣隐去,浓郁幽远的书香气息袭来。作为品读郑州历史、感受人文之美的重要场所,郑州文庙承载着千余载学子的情感记忆……

中国自古即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历来视文化教育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中原大地上,从穷乡僻壤到通都大邑,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都十分重视文化教育。

河南

中国书院的发源地

书院和文庙,都曾是古人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书院产生于唐代,最初只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后来逐渐开始传道授业的教学活动。

河南是中国书院的发源地。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在洛阳设丽正书院,次年改称集贤殿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书院,它集中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一批学者在此修书侍讲,孕育了后世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籍”的学风。之后一千多年间,在河南相继诞生了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花洲书院、紫云书院、伊川书院、百泉书院等一批著名学府,它们对传播中华文明、创新思想学术、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程颢、程颐、范仲淹、邵雍、欧阳修、孙奇逢、王阳明等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书院教育这个舞台上,书写了中国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灿烂篇章。

相较而言,文庙诞生之初,只是用以祭祀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到后来产生因文庙而设立学校,或因学校设立文庙的“庙学合一”制度,伴随着这一过程,历史上许多名儒先贤也被请进文庙加以奉祀褒扬,使得文庙这一建筑所包含的内涵不断扩大,成为教育与教化功能兼备的场所。从古代教育发展史来看,文庙发挥了为国培养人才、传播传承文化、教化社会等重要作用,以至发展到后来“科举必由学校”,成为读书人仕途进身的必由之路。

书院和文庙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落脚于文化教育,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郑州文庙

全国第二古老的文庙

两宋时期,书院得到极大发展,北宋以四大书院为代表,分别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其中,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分别位于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市和登封市。

作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由五代后晋时杨悫所创办,早期曾创造过“七榜五十六”的科举神话,是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的国子监书院。应天府书院铸就了中国古代史思想和教育的一次文化高峰,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求学和执教的经历,奠定了他“宋学开山”的地位和“先忧后乐”思想的基础。此外书院还培养了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富弼和韩琦等大批名臣鸿儒,可谓俊才擎宋廷。应天府书院因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在当时全国书院中居于龙头地位。

与河南书院交相辉映的中原文庙,则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有40余所,河南境内的河南府文庙、襄城文庙、郏县文庙、太康文庙、汝州文庙、郑州文庙等均以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榜上有名。

郑州文庙曾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据明朝《郑州志》记载,郑州文庙始创于东汉永平年间,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文庙。在千百年历史的递进中,几经兴毁,至20世纪60年代,郑州文庙几乎“毁坏殆尽”。

2004年至2006年期间,郑州市人民政府拨款3000万元重新修建,仅大成殿为明清遗存。文庙的大成殿前特意悬挂了2557斤重的大成钟,寓意2006年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201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郑州文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书院、文庙正在利用自身资源特点,开办国学讲座论坛,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节庆活动,深入社会发展、融入百姓生活,用传统文化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

书院、文庙建筑或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人文思想,对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保护好书院、文庙的前提下,以其为载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近年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包括书院与文庙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挖掘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写的《河南书院·文庙》一书即将出版面世,据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周慧杰介绍,该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河南历史上有代表性特别是目前遗迹尚存的书院与文庙60余所,对其历史传承、代表性遗址建筑、碑文石刻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等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解读,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河南书院与文庙的历史价值、特点及地位、作用、影响等,具有积极意义。

史志

动态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做法和成效,就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安排部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史志办党组坚决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通过一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全办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进一步夯实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厚植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担使命,进一步增强推动新时代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本报记者韩新愚通讯员张新)

《商丘年鉴》(2021)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由商丘市人民政府主办、商丘市地方史志研究室编纂的《商丘年鉴》(2021)出版发行。

该书准确、科学、系统地记述2020年商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成就,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商丘、研究商丘提供基本资料。《商丘年鉴》先后荣获第六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全国第五届、第六届编纂出版综合质量二等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六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提名奖等。今后,商丘市地方史志研究室将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奋力开拓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报记者韩新愚通讯员夏新宇)

《开封年鉴(2020)》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

近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评选的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比结果揭晓。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承编的《开封年鉴(2020)》从全国众多地方综合年鉴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奖,是继2016卷、2019卷《开封年鉴》两次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后,获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年鉴类最高奖项。

《开封年鉴(2020)》坚持与时俱进、常编常新的编纂理念,对该市2019年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予以全方位地记述,成为宣传、推介、展示开封新形象、新成就、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地标性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韩新愚通讯员梁正元)

家训

家规

编者按“家训家规”栏目精选经典家规家训,以飨读者,以启思考,阐释诸多传统家规的深刻内涵,感受传统家规家训的深厚底蕴和文化魅力。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袁黄《了凡四训》

【译文】一定要天天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过自新。倘若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一天就会安心于自以为是的状态;倘若一天没有过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没有进步可言。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诸弟》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决不甘居下游;有见识,就明白学无止境,不敢有一点收获就自满自足,如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因为没有见识;有恒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译文】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征稿启事

为推动中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进一步激发史志行业守正创新热情,促进地方志“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本版设置“热点聚焦”“人物访谈”“脱贫路上”“志鉴选评”“全面小康”等专栏进行系列报道,其主要内容聚焦我省地方志系统的中心工作,报道史志动态,推介优秀作品,交流工作经验;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精选志书篇目,讲述中原故事……

欢迎各地史志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惠赐图片和文稿,共同发掘厚重的中原史志文化宝库,全力打造一个促进工作、交流经验、展示形象、推介作品的新平台。

信箱:hnrbszzy@126.com

联系人:韩新愚

电话:0371-65798512 13838269897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