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
连续3年,春节过后叶县组织多辆大客车送本县籍务工者远赴江苏省昆山市返岗复工,此举不但在省内引起广泛关注,更是在叶县籍务工者中引发热议,同时也深受昆山市各界人士好评。
真诚的服务让两地结下“良缘”,2020年,叶县、昆山喜结为友好“姊妹”县市。2021年,叶县喜获昆山市“全国优秀合作基地”称号。这个荣誉,全国县市一级仅有2家。叶县、昆山相距800多公里,两地的缘分从何而来?
穷乡僻壤寻富路
昆山紧邻上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古城叶县(昆阳),是因“昆阳之战”而闻名的地方,工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基数大,还是省定贫困县。特别是南部山区的常村、保安、辛店、夏李四个乡镇,土地贫瘠,多数群众仅能解决温饱。
“那时候,我们那的地基本上属于望天收,想过上富裕生活比登天还难。”2月12日,常村镇第一代到昆山市务工的黄选民说。
穷则思变。1990年前,听说一名常村籍的退役士兵在昆山务工发了“大财”,第一代常村人呼朋唤友,走出山区、丘陵,结伴到昆山淘金。
今年70岁的黄选民等第一代或第二代“淘金人”究竟在昆山挣多少钱且不说,仅他的儿子就已在昆山务工27年并在当地买房买车,成为新昆山人,孙女也嫁到了昆山。黄选民目前在他所在的厂已工作20多年,退休后仍在厂里从事轻松的绿化工作,除退休金外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薪酬。
1992年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提速,作为外向型经济桥头堡的昆山市,外资企业纷至沓来,用工需求量大增。常村人又一次呼朋唤友涌向昆山,成了当时闻名一方的“常村现象”。最多时,在昆山务工的常村人达两三万人,依托城中村开发改造的美华园小区,有1500多套房屋,其中30%以上被常村人购买或租赁。美华园小区也由此落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小常村。
“我的大客车由最初的一辆发展到多辆,天天‘常村一昆山’点对点发车,几乎趟趟满员。这几年集中送工返岗用的大客车,一半以上都是我的。”目前在叶县和昆山从事多种生意的徐国留说。
在美华园小区开孟氏酒楼(孟氏烩面城)的王宏伟、孟秋红夫妇也是第一代‘常村一昆山’专线客运人,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卖掉客车,丈夫买了两辆金杯面包车和一辆小汽车做租赁生意,妻子负责经营酒楼。这里便成了常村老乡、叶县老乡乃至河南老乡联络感情的驿站。
王宏伟、孟秋红夫妇在两个新型小区买了两套楼房,一套210平方米老两口住,另一套是为儿子准备的婚房,全家人的户口也从叶县迁到了昆山。
昆山闯出新天地
靠在昆山务工,一部分常村人挣到钱后,回家乡娶妻生子或在家乡创业,不再外出。与此同时,另有一部分人挣到钱后在当地办企业、开商铺,滚动发展,成为昆山市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昆山市政府网站介绍,2021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48亿元,同比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同比增长12.0%。昆山市已经连续17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首。
“这份亮丽的成绩单里,也有咱叶县人的一份功劳。”昆山市叶县商会有关人士说,昆山市目前共有各类企业1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叶县目前在昆山的务工人员有3万人以上,领办的企业至少上百家,其中有四五家进入昆山市规模以上企业。
在叶县籍在昆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眼里,目前担任叶县驻昆山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昆山市叶县商会会长的王国良是个十分低调的人。“他们兄弟几个生意做得都很大,固定资产过亿元,年销售额过亿元。”一位企业家告诉记者。
今年39岁的常村镇人郑贺升2001年到昆山务工,骑着三轮车给工地送水泥,一袋袋地往楼上扛,最多时一天扛10吨。正是这段艰辛经历,让他有幸接触到防水涂料和防水工程。此后,他以防水涂料、防水工程和脚手架租赁、安装作为发展方向,成立了苏州贺升集团,在全国设立了13家分公司。2021年,贺升集团营收超1.5亿元。
今年48岁的常村镇人赵钦阳到昆山务工后,先后挖过地基,在食堂打过杂,做过中介。为了销售五金模具,3年多时间他骑着摩托车跑了29万公里,一天内在相距80多公里的昆山和上海间反复跑了四趟。十多年间,靠诚信经营和吃苦耐劳,他将自己的五金模具小门店发展到如今经营面积数千平方米、年销售额8000余万元的富利洋五金模具批发中心。
在昆山市开办德瑞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任店镇人常明远,入职昆山富士康公司11年间,从学徒一直干到车间主管,不但学到了精湛的技术,也学到了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管理经验,同妻子一起办起了公司,目前固定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用工50余人。近几年,他还返乡在叶县建了一个模具模料分厂,在老家建了上百座大棚的蔬菜生产基地,安排数十名家乡人就业。
结缘互补正当时
“说心里话,奔波800多公里往昆山送工很艰辛,我们十分感动。我们也想组团到叶县走走看看,为叶县的发展出一份力。”昆山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今年73岁的许庆华对叶县副县长、常村镇党委书记王清政说。
许庆华是记者两次到昆山采访见到并有过一番交流的唯一的昆山本地人。他和一帮已退休的老同志是昆山市建设、崛起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目前在昆山的280多万人中,外来人口占200万左右,其中河南人有30万。
好孩子集团是昆山本土校办工厂成长起来的世界知名企业,是童车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在去年的145亿元营收中,出口占到60%以上。
当得知位于叶县的两家国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已投资数百亿元,平顶山市要打造世界级完整的尼龙、工程塑料链条,“中原尼龙城”已上升到国家级战略,可以为好孩子集团提供各种尼龙材料、工程塑料时,叶县仙台籍人士、好孩子集团副总裁谷世峰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今年一定要回家乡看一看,谈一谈。
赵钦阳的富利洋五金模具批发中心摆满了各种五金模具,他拿起一个十多厘米长的不锈钢刀柄对前来拜访的叶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炜哲,副县长、常村镇党委书记王清政说,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刀柄,市场需求量很大,仅昆山一个这样的厂,就用工300多人,年生产规模能达几亿元。赵钦阳计划返乡创业,在叶县产业集聚区投资5亿元建设模具五金工具制造加工项目,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打造一个服务于全国的模具五金工具生产、加工、代工基地。
东旭集团是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拟与叶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投资金额20亿元。
“昆山和叶县老家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这也是我办技能型培训学校的初衷。”手握2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昆山市奇力特油缸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创办人周春说,“今年,我要把培训学校的分校开到叶县老家。”
“叶县‘人人持证,技能叶县’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年春节的网上培训云课堂就是其中一例。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打造‘叶县工匠’,既能提高外出务工者的劳动收入,也为叶县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储备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