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找对路子加油干崔金停的羊卖到了北京柘城这帮年轻人真能干站不稳的周胜利做人绝对稳无手脚的索罗森撑起一个家“脏乱堵差”变“畅安舒美”“五边”地块见缝插绿就地取材改造乡村庭院上门服务“零距离”当好企业“贴心人”图片新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1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3-03

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路耕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确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破解农村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职责不清等现实问题,坚持以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基地,以村(居)儿童之家为延伸平台,以提升保护救助能力为根本,以跟踪巡访为监测手段,打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

保护未成年人,站位必须有高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确山县坚持高位推动,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纳入全县重大民生实事,纳入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考评体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牢。制订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教育医疗、心理疏导、司法援助等全流程、全方位保护方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了由应急救助向常态化、制度化监管转变。

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必须有力度。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再是吃饱穿暖式的兜底保障,而是建立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全方位保护体系。为凝聚工作合力,确山县把民政、教育、公安、司法、妇联、残联等全县32家单位纳入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范围,进一步明确镇、村救助保护机构设置及人员、设施配备标准,探索建立了儿童主任工作补贴机制,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工作局面。扎实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力量,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扶残助学”“圆梦行动”等活动,帮助全县93名困境儿童摆脱困境,接受良好教育,切实温暖了人心,赢得了民心。

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必须有广度。围绕破解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向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确山县积极建中心、创平台,助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近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率先在驻马店市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配备了教育康复、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标准化、专业化儿童救助保护设施设备。目前,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已接收困境儿童22名,得到及时健康教育和生活关爱。在全县13个镇(街道)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201个村(居)设立了儿童之家,并配备镇(街道)儿童监督员13名、村(居)儿童主任201名,形成了“1+13+201”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组织网络,实现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全覆盖。

保护未成年人,关爱必须有温度。确山县坚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儿童之家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触手和纽带,每个工作站明确一名站长,每个“儿童之家”明确一名村(社区)干部或教师作为“代理家长”,定期走访慰问,宣传教育,分类施策,做到精准帮扶,科学救助。2021年以来,先后开展儿童福利政策宣讲100余场,举办儿童主任培训班4次,跟踪巡访困境儿童1100人次,及时妥处儿童心理矫治个案66起,实施困难儿童生活救助4000余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38万元,取得了扎扎实实的社会效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了由以往的无序生硬向有爱有家转变。

时代的进步,群众的期盼,要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着更高标准、多元需求转变。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应持续探索新办法、新机制,激发家庭、社会、政府同频共振,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作者系确山县委书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