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赋能稻田新农机助力蔬菜制种迎春发展“技”兴民富“创”造未来尉氏  学技术助创业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做村民的贴心人把泥胡同变成了水泥道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24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3-15

“三化”赋能稻田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于涛通讯员盛鹏韩璐

3月5日,惊蛰,春气萌动,万物复苏。

在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自动智能化育苗工厂里,根根挺拔、长势极好的再生水稻秧苗带着逼人的绿意,青翠欲滴。

巨大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此时此刻变得“温柔”,链条慢悠悠地带动着苗床从下往上转动。最高处离地面超过6米,秧苗筑成一道绿色的高墙。

这是合作社理事长刘正礼花了2580万元添置的宝贝,十几台苗床依次排开,钢铁之中长出生机。

“这个工厂占地10亩,可以育出5万亩秧苗。如果放在平地里育苗,一亩地育出100亩苗,5万亩苗至少要用500亩地。”刘正礼说。

节省空间之外,育苗工厂的重要功能是让秧苗的光照和温湿度均匀。所有的苗床上都有一个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汇集在工厂内实时更新的电子屏上。

刘正礼负责的合作社承包了5600多亩地,育的苗用不完,大部分直接卖给了其他农户。

工厂外的稻田里,水已灌满。风吹起波浪,水面上漂着的机器跟着晃悠,格外显眼。

“这是我们监测水质的机器,数据和刚才在育苗工厂产生的数据一样,都会传回我们的终端。”刘正礼扶着田边的一根杆子说,“这杆子上面的机器能测风速、温湿度,时时刻刻有数据。”

在合作社的监控室,一整面墙的大屏把田里的风吹草动都囊括其中。数据在屏幕上滚动,最后被收集到一起,成为数字农业的“晴雨表”。墙边放着一架农用无人机,能打药施肥,一台十八万六,刘正礼有13台。

刘正礼说,科技化种地,效益更高。

2004年从外地回家乡做农业,2008年就做起合作社,刘正礼总是快人一步。“我对国家的政策和农业的趋势一直在关注。我以前在外地开厂,生产水泥杆,后来国家政策要搞新农村建设,我就回来了。”

什么是趋势?刘正礼说,绿色化种地,就是趋势。

2016年春,刘正礼开始探索在稻田里养虾,走上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产之路。

“现在都吃绿色食品,我就想着如何做?后来开始在稻田里养鱼养虾。”他说,“稻虾共作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态绿色,效益还能提高,一亩地至少提升了3000元效益。”

“稻虾共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合作社延伸“稻虾蟹”“稻虾鳅”等高效种养模式提供了发展经验。在水产良种育苗基地,刘正礼把孵化桶里的水排掉,再过不久,就要在桶里装泥鳅新苗了。

刘正礼属虎,今年60岁了,转眼间搞农业已经18年。面对稻田,他无限感慨:“做现代农业是个重资产的事,我们已经投了6000多万;搞农业是个需要情怀的事,你要是没情怀,根本搞不了。”

既然已经投入那么多了,刘正礼就想着再走一步。他说,还能提效益的方法就是链条化。

在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加工稻谷的机器直通厂库顶。“这个机器,我花了600多万,可以直接把稻谷变成大米,一天能加工150吨。”刘正礼说。

刘正礼从袋子里抓出一把大米说:“我们生产的米,又亮又香!”几台大车在车间外准备把加工后的粗糠拉走,每吨能卖550元,有500多吨。

从育苗到装到袋子里的河南驰名商标“正礼牌”大米,一条产业链贯穿到底,刘正礼等着牌子更响,让光山的大米也在全国市场上露露脸。

不到一个月,就要插秧下虾。科技化、绿色化、链条化的农业模式让刘正礼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他只等稻花香里说丰年,看鱼虾一片一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