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鸿飞汝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通讯员梁亚波文/图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修建于1968年的提灌站、人工暗河、渡槽,在当地村基层组织的管护修缮下,历经54载沧桑却水流不断,现如今,滋润农田超过5000亩。
这项水利工程位于汝州市温泉镇,去年,西唐村又投资29万余元对这项水利工程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3月16日,西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学仁站在水流滚滚的渡槽上,讲起了故事。
西唐村与涧山口水库为邻,水库扩容时淹没了这个村800多亩农田。为了将村子周围的丘陵坡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1968年,西唐村在当时的704机械厂和驻军的支持下,组织村民在水库南岸坡地下,开挖了一条300多米长的人工地下暗河,经提灌站把水库里的水引入新修建的两条1000多米长的渡槽。这一下,西唐村以前望天收的2700多亩薄田变成了水浇地。整个工程用了4年多时间才完工。
提灌站投用时就在此开机器的村民唐年和今年已72岁,说起这项水利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时,他激动地说:“没有修渡槽前,俺村里的光棍很多,村里的地都变成水浇地后,外村的姑娘都争着往俺村嫁。”
从那时起,西唐村历任村“两委”每年都要安排修缮这项水利工程。2021年4月,西唐村“两委”贷款19万元,自筹资金10余万元,全面整修了人工地下暗河,提升改造了提灌站设施,变二级提灌为一级提灌,每小时可以节省电费二三十元。
孙学仁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维修,目前有1000多米渡槽总渠,10000多米支渠,不仅可以满足西唐村耕地浇灌,而且可以为周边的高水泉、连庄等村供水灌溉,“因为水利条件好,小麦亩产量在1000斤以上,吸引了5个种粮大户来我们村承包土地。”
孙学仁介绍渡槽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