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种薯种苗护航红薯产业随手一拍都是美景荒坑变游园荒院变菜园支部带领党员带头乡贤带动图片新闻河南省积极探索数字乡村鹤壁模式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42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12

用健康种薯种苗护航红薯产业

--对话杨育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三农会客厅

董豪杰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又到一年春耕时,春播地膜红薯正陆续移栽,河南省不少地区育苗大棚里的薯苗开始上市。从大棚到大田,薯苗的好坏决定着夏秋的收成。

对于红薯种植户来说,无论种植淀粉型红薯还是鲜食型红薯,脱毒苗,都是多年来的选择习惯,也是种好红薯的关键。

杨育峰,男,博士,山西晋城人,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8年~2019年在美国阿肯色大学开展现代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学习与合作研究(访问学者)。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薯类研究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河南联络秘书、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甘薯杂粮体系甘薯育种及栽培岗位专家。

主要从事甘薯等的遗传育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等工作。主持或参与育成通过鉴定或登记的新品种8个,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项目10多项,作为主要团队成员参与各类项目10多项。共发表论文30多篇,获成果3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标准2个。

主持人:在选择优质、适用的红薯品种之外,薯农为何钟爱脱毒薯苗?

杨育峰:就红薯产业而言,目前无论农户种植、鲜食售卖,还是加工,都能取得不错的收益,这是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业发展的关键。红薯品种的日益丰富,也不断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回到产业之初,种植环节作为基础尤为关键。这就不得不提红薯这个作物本身,因为红薯是无性繁殖作物,随着种植时间的不断增加,红薯的品种特性就会丧失,导致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失去利用价值。品种退化主要是由病毒感染造成,越是种植时间久,病毒危害就越大。

相反,脱毒后的薯苗,由于没有病毒病对红薯生理的干扰,因而生长旺盛,在同样的条件下,脱毒红薯苗的亩产量比未脱毒的可增产30%~40%。

除了产量增加之外,规避了病毒病的困扰,红薯的质量也会提高,从而实现量质齐增。

主持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河南科技大学便主持完成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研究”,并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就目前而言,虽然经过多年,但技术推广依然存在不少难点,原因在哪里?

杨育峰:就现状而言,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薯苗,都宣称脱毒薯苗,但实际上,质量参差不齐。

就脱毒而言,就是经过茎尖脱毒技术来恢复退化植株的种性,在操作上,依据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将带毒植株或块根、块茎上的顶部生长点切下,进行组织培养,然后生成小苗,通过二次检测从中选出健康种苗,最后经过扩繁,获得健康的种薯种苗。

首先,整个过程大致要经历实验室组培、工厂化育苗等阶段,既要经历多次病毒检测,又要短时间内大量扩繁,同时扩繁过程还要做好隔离。受检测技术、扩繁效率等影响,导致脱毒成本居高不下。即使在理想状态下,从脱毒到田间应用,最快也要一年时间。

其次,虽然薯农普遍认识到脱毒薯苗的好处,但大多缺少判断能力,且对高价优质薯苗接受能力差,加之市场上假冒伪劣薯苗层出不穷,劣币驱逐良币,因而脱毒薯苗难以大面积推广、推广速度慢。

主持人:在脱毒种薯种苗成本高、推广难的条件下,能否换个思路,以栽培管理措施克服红薯病毒病难题?

杨育峰:应该明确,应对红薯病毒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脱毒苗。应对红薯病毒病,防大于治,后期的治,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红薯脱毒并不容易,从组培后的试管苗,到驯化苗,再到扩繁苗,过程漫长且复杂,在得到原原种、原种薯苗之后,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病毒积累后,又要从新开始采用脱毒薯苗。看似复杂,却是最有效的。

而采用栽培管理措施克服病毒病,本身难度就很大,且效果不理想。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交通运输的便捷也带来了新问题。

红薯是南北方皆可种植的作物,在种植时间上,南北方实现了互补,也就是说,南北方的种植、收获时间是互补的。北方薯区种植时,正是南方红薯收获时,反之亦然,这就带来了南北方薯苗的互通。

对薯农而言,尤其是南方地区,红薯收获后,还能通过剪苗售卖,获取更高的收入。当然,这也带来了“南病北害、北病南移”的难题,病毒会随着运输相互危害。

在病毒病本身治疗难度大的同时,南北方薯苗的“交流”进一步给病毒病防治“加压”。因此,仍要优先采取脱毒薯苗来防治病毒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农艺栽培措施或降低对管理技术的依赖,良种良法配套对于红薯种植十分关键。尤其是红薯产区常年连作不倒茬,造成甘薯茎线虫病、根腐病、黑斑病、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病害严重,红薯产量、质量、价格均会受损。

主持人:加强健康种薯种苗的繁育推广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杨育峰:首先,要建立绿色优质新品种选育、脱毒健康种薯繁育应用等健康种薯种苗繁殖体系,扩大组培育苗量和无毒薯苗繁育基地,保证良种基础。

这需要科研单位和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尽快落实“一棵苗一亩田”脱毒育种生产和技术平台(基地)建设(即第一年由一棵脱毒试管苗扩繁增殖,保证第二年一亩地的用苗量),以此保证脱毒苗推广效率,实现更大范围的提质增产效果。

其次,要推广更替轮作、水肥高效利用、病虫害综合精准防控、遥感数字化监测、全程机械化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构建红薯生产技术体系,使良种、良法、良艺相配套。

再次,从薯农入手,应利用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红薯产业协会等优势技术平台,加强科技指导和实地培训,提升薯农的科技素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科技和人才高筑效益“金字塔”。

多方共同努力,打牢红薯产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董豪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农业生产而言,种子是种植的基础,这一源头的好坏,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下一步。

随着满足不同需求、适应不同市场的优良品种的陆续出现、改进,烤红薯、红薯粉条、粉丝、红薯休闲食品等日益丰富着消费者的餐桌。红薯也从“保命粮”,向健康食品转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消费端的扩展,也带动了种植端的扩大与提升。市场不仅需要数量的提高,更需要质量的提升。

就红薯本身而言,无性繁殖等生理特点,带来了品种退化、病毒病危害等难题,这给高产优质带来不少挑战。减少和避免病毒病危害,脱毒种薯种苗是唯一有效办法,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们欣喜地看到,农业科研工作者早已从技术层面克服了脱毒技术这一难关,但从试验室到田间的大面积应用,却不尽如人意。科研和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对接难题。脱毒种薯种苗获取成本高、大规模应用难、推广难度大、农民认识不足……这“最后一公里”,难题确实不少。

种薯种苗,是红薯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其本身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只有解决好种子难题,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短板,既不是“技术到位”就了之,更不是宣传引导即可,这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技推广人员、新型经营主体、薯农多方配合,才能真正夯实基础。

就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而言,除了大力推进之外,还应加大科研和推广等方面的投入,主动为技术和大田之间架起桥梁,让技术推广之路更畅通;科研单位和农业专家,则应面对技术难点和推广痛点,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推广效率;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和生产的关键,既要做好技术的“承接者”,以市场思维将脱毒技术转变为生产动力,扩大脱毒种薯种苗的繁育效率和规模,还要做好薯农的引领者,引导、带动薯农改变发展思路,提高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