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滩村“土调”唱进中韩文化交流晚会图片新闻管好“粮袋子”盛满“菜篮子”“三无楼院”防疫有保障“父子兵”上阵齐抗疫我省打通农村消费脉络每10个人中有一个大学生河南援吉医疗队凯旋只进一次门就能办成事图片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49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21

孙滩村“土调”唱进中韩文化交流晚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尹小剑

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辖13个村民小组,680多户农户,近3000人。昔日的孙滩村是一个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等诸多问题缠身的落后村,是一个人心涣散、群众矛盾多的问题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退役军人、创业有成的王文喜当上了孙滩村的领头雁--孙滩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平整滩涂地、规划乡村、招商引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如今的孙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路成线,田成片,树成行;楼房高,路灯亮,服务设施均跟上。村民的收入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60多岁的脱贫户彭泽凤,一家五口人,老伴患有严重的疾病,靠吃药打针过日子。儿子在外务工,媳妇在家带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困难。易地搬迁前的老房子漏水严重,一言难尽。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孙滩村选取交通条件好、靠近江河、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作为易地搬迁安置点。全村共有62户142人通过易地搬迁有了住房保障。

“感谢党和政府,我们现在一家五口人不仅住着安全舒适的房子,我还在扶贫车间里干活,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4月14日,彭泽凤感激地说道。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曾经一段时间,孙滩村被人戏称为干部瘫痪、文化瘫痪、人心瘫痪的“三瘫村”。

农闲时,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平台在哪里?应有怎样的文化生活?孙滩村一直有传唱“咳子戏”的传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村里就组建有传统戏曲宣传队。王文喜在与村里的艺术人才沟通以后,组建一支民间文艺演出队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肯定。

2013年9月,孙滩村“土语”“土调”“土味”的“三土”艺术团成立,由孙滩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滩非遗“咳子戏”领头人彭元华任团长,将险些失传的花挑舞、划旱船、唱小戏等捡起来,演出来。

“穿上行头能演戏,拿起锄头会种地。”孙滩村“三土”艺术团的农民演员们演艺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不仅深入周边乡村,免费给村民们义演,还带着清新的乡村“土味”,走进了河南广播电视台春晚、全国中老年舞蹈大赛、2020年度中华民族春晚的现场,登上了中韩文化交流晚会、中泰华人春晚的璀璨舞台。

乡而不俗,土而不粗。

孙滩村“三土”艺术团“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独具一格的表演模式,真正炫出了原汁原味的农民风采,唱出了发自百姓的肺腑之音。

彭元华说,现在“三土”名字很响。

具有市场敏锐性的王文喜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随着“三土”节目的叫响,王文喜着力打造“三土”文化品牌,为孙滩村产业赋能。

孙滩村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发展要求,结合本村特点,在易地搬迁点建立了扶贫车间,以“三土”品牌命名为三土服饰有限公司,吸纳了附近230余人就业,其中有脱贫户80人,每人月工资3000~6000元。

王文喜告诉记者,以“三土”命名的产业在孙滩村相继铺开:三土农庄开门营业,三土生态园正在规划,三土小龙虾已申请注册……“我们准备打造三土集团,树立‘三土’品牌。”王文喜说,“三土集团雏形已初步形成。”

如今,孙滩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以永不服输的精神砥砺前行,以“三土”文化助力全村经济再次腾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