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租蜂蜂蜜回收柘城县朱海展 实施果树领养新模式图片新闻商水县王梦于慧芳做社工帮助弱势群体新村红旗飘我省力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省建立应急保供中转站农机手加柴油每升至少优惠0.2元“洛阳源耕”富硒食品产业园投产大棚西红柿成村民“致富果”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5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25

新村红旗飘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把好“方向盘”,绘就振兴路。该县高标准成立争创“三面红旗”活动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县处级领导分包乡镇,各相关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常态化推进创建工作;把好“方向盘”,用好考核“指挥棒”,把指标、要求、任务落实到创建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使全县469个村(社区)争当“绩优生”;县直各单位结对帮扶各村,选派“振兴特派员”,同岗同责,并统筹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县直涉农部门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向乡村倾斜。与此同时,县里在为每个乡镇先行解决300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从明年起,为每个乡镇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的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作为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立足乡情镇情,科学布局,因村施策,梯次推进,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选树示范村,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在全乡全镇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严格督导奖惩,对在争创工作中排名前3名的乡镇,年度考核奖励10%优秀指标,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班子给予集体嘉奖,对党政正职、分管副职予以记功,并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或优先晋升晋级。对工作不力的乡镇相关人员,给予严肃处理。

筑牢“桥头堡”,激发新动力。作为直接责任方,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三年规划,明确创建的方法、路径、措施;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党建工作制度,以及开办“‘三面红旗’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争创工作;每成功创建一面红旗,村支书月工作报酬增加300元,其他干部增加100元,可累计叠加;每村奖励100万元项目发展资金、10万元工作经费;对“三面红旗”全部创建成功的,本村人员考录县内事业编制加5分,本村学生中招考试在县内高中就读的加5分。

移民发展谱写新篇章

“住了一辈子山沟沟,看村里人都搬到平地、住上新房,真眼气,没想到这好事也能落到我身上!”在大石桥乡郭家渠新村,89岁高龄的宋长有感激地说。

宋长有原居住在深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增收难。2017年,通过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宋长有从半山上的砖瓦房搬进了郭家渠新村的“海景房”。

“为了让移民村宜居宜业,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多方向上争取,生存条件差的留置人口安置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全力改善留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淅川县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农介绍,近年来,淅川县总投资4.71亿元,共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6批,建设集中安置点55个,为库区2329户9428名移民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另有3万名移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搬迁安置、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解决了安居问题。

据了解,淅川县还以美好移民村建设为抓手,夯实硬件基础,先后投入综合整治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2000万元,打造了邹庄、郭家渠等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善、建筑整齐、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知名移民村;创新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方法,先后整合项目资金2.47亿元,实施120个移民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移民培训资金300余万元,培训移民3000余人次,近5万名移民群众吃上“生态饭”。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目前,我们正在各移民村开展‘三面红旗’争创工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移民乡亲的生活正如总书记祝愿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刘建农说。

如今,淅川的移民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后期扶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扎实有力,广大移民初步实现了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日子越来越红火。2021年,淅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9元,同比增长8.4%。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