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杨沛洁)5月16日,在位于叶县邓李乡后炉村的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内,30多名务工村民正坐在缝纫机前缝制鞋面。“没想到像俺这样走不了路的,也在家门口挣到工资了,真心感谢董老板。”坐在轮椅上工作的村民高丽丽说。
高丽丽口中的董老板叫董素项,今年51岁,是叶县洪庄杨镇洪东村人。位于后炉村的制鞋厂是今年3月4日开工的,这也是董素项在叶县开办的第五家制鞋厂。
2014年,带着在外创业的经验积累,董素项在洪东村开办起了第一家制鞋厂。她手把手教村民技术,按计件公平发放工资。
后来,洪东村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建起来了,董素项就办起了第二家厂。凭着过硬的质量和诚信经营,董素项的制鞋厂业务订单越来越多,甚至代工多个国外品牌。很快,她又在附近村子开起了第三家、第四家厂……洪庄杨镇在外边鞋厂打工的人也渐渐地被吸引回来,最多每月工人工资能开到6000元。
随着工厂数量的增多,有300名村民找到了就业岗位,董素项的制鞋厂加工产值也逐年上升:去年,她每月最高产值超过百万元,村民务工收入就达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