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青)5月24日,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我省体教融合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意见》要求,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至少开设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
中小学要根据实际,采取每天2个大课间或每天1次活动课等形式,切实保证在校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降低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作机制。
《意见》明确,各地要将各级各类体校纳入当地体育、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地方资源改善体校办学条件。要优化体校项目布局,遴选1~3个重点项目,组建专业性复合团队,打造金牌教练工作室。要对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体校以经费投入、专业指导、对口支持等方式重点扶持。
《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要达到1∶220,高中阶段按每周12~14学时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等院校按每周10~12学时工作量配备1名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