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宋祖恒
6月2日,沁阳市紫陵镇紫陵村种粮大户任红卫,一大早趁凉快到自己承包田里转悠,仔细查看不同地块小麦长势情况,还把小麦长势情况在本上记录下来,作为来年麦田管理参考依据。
“种粮也能稳赚钱!俺种的1000亩伟隆169优质小麦,由于今年灌浆期长,打了四遍营养液,穗又大又饱满,预计亩产可达1300斤以上,今年粮价又高,比去年可增收25%。”任红卫双手搓着麦穗高兴地说。
“规模达到1000亩后,自己感到种地是一门大学问,必须得用心科学管理。”任红卫说。
为了把薄地变成好地,变成增产增效肥地,任红卫一边自学,一边求教。他把不同地块施肥、浇水管理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建立土地档案。取不同地块土壤样本,让专门土地测试机构测试,根据土地成分配方施肥。到收获季节,科学施肥、浇水的土地,粮食产量大增。
任红卫通过外出学习咨询专家,投资15万多元购置了五台移动喷灌机,1000亩土地,不到十天就可喷灌一遍。
“使用移动喷灌机,可节水、节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小麦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沁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守峰说。
为提高自身土地管理水平,任红卫还自费到农业类学校进行学习。有了书本知识,加上科学实践,他在小麦管理上,改过去“一炮轰”施肥,为分期施肥。把原来一亩施肥100斤分期施,在犁地时先施30斤,让肥料与秸秆在地下起反应,减少虫害,在小麦返青时施二遍肥,在小麦拔节时再用“飞播”施肥。细微的施肥变化,起了增产大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任红卫又在谋划做土地管理大文章。他说:“决定麦后让玉米、大豆2∶4间隔套种,玉米间隔40厘米,大豆间隔30厘米,玉米大豆间隔70厘米,到时候玉米亩产不减,大豆纯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