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怡然
“这大棚里的西瓜卖完,到八九月份就可以种草莓了,我们村每人都在合作社入了股,现在不仅能在大棚里干活挣钱,以后每年还有分红,农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的智慧农业设施,村庄打造了红色旅游景点,政府还给开民宿的村民每户补贴了5万元改造资金,这一年多来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节节高啊!”6月6日,在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的西瓜大棚里,村民邹会彦说起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喜笑颜开。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时,动情地说:“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一年多来,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发展,淅川县实施建设“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3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相继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有限公司、大邹庄劳务有限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邹庄是移民发展的示范村,也是乡村振兴的样板村。淅川县以美好移民村建设为抓手,夯实硬件基础,先后投入综合整治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2000万元,打造了邹庄、郭家渠等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善、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知名移民村;创新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方法,先后整合项目资金2.47亿元,实施120个移民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移民培训资金300余万元,培训移民3000余人次,近5万移民群众吃上“生态饭”。2021年,淅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13709元,同比增长8.4%。
在做好移民村后续发展的同时,淅川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年多来,淅川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双九战略”为引领,大力绿化荒山、涵养水源,以生态优势助推乡村振兴。20万亩的环库生态隔离带,49.7%的森林覆盖率,每年以10万亩速度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绿色经济,累计栽种软籽石榴、杏李等林果38万亩。2021年,全县的林果总产量达到3800万公斤,产值6亿多元,3万多名库区群众捧上“绿饭碗”,鼓起钱袋子。
目前,淅川已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建成林旅融合示范园40个,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2021年接待游客5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亿元,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