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华通讯员刘天鹏)6月13日,在西平县嫘祖镇兰衣赵村缝盘加工车间,30多名工人正操作着缝盘机,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
“用这个很简单,不到10天时间俺就基本掌握了缝盘技巧。”正在车间干活的女工张彦丽高兴地说,“现在我已经是熟练工啦,一个月能拿到4500块钱,‘缝盘下乡’真不赖!”
由于操作缝盘机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因此兰衣赵村缝盘加工车间一办起来,就吸引了附近村庄30多个妇女来干活。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为抓手,依托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在嫘祖、盆尧、五沟营等14个乡镇建设了16个缝盘车间,不仅增加了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机会,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集聚区毛衫企业缝盘加工配比低、缝盘加工用工不足等突出问题。
“缝盘是毛衫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因为这个环节全自动机器不能取代,必须工人操作机器进行缝制。”该县蚕神源服饰负责人坦言,“目前,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等问题,西平县实施的‘缝盘下乡’工作既解决了企业担心招不来工人‘忧愁’,又可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将大力推进‘归雁工程’和‘缝盘下乡’工作,努力打造‘西平金剪子’‘西平缝盘’等劳务品牌,让在外西平籍务工人员切身感受到家乡魅力,鼓励他们返乡就业并带领更多的外地工人扎根西平。”该县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