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巡村的前世今生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6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24

武巡村的前世今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尚自昌文/图

月18日,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赵战营,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占广,带领汝州市住建局、市文物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到被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纸坊镇武巡村,调研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武巡村距汝州市区18公里,是汝州最东的村落之一,村域东止的干河就是与郏县分界的界河。发源于紫云山的铁炉河横穿全境,构成丰富的水系。这里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先民们择河而聚居,渐成独立的自然村落,一度升至称店、称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户籍人口4900余人,分24个村民组,是纸坊镇最大的行政村。

2015年11月,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的第三批96个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武巡村名列其中。

走进武巡村,听到的是关于武巡村的诸多传奇故事,看到的是一座座构建坚固的砖木结构的阁楼,临街门面的堂号让人想到这个汝东边陲村落曾经商业和手工业的辉煌,数百年的古树名木张扬着古村落的沧桑,古碑嵌石刻录村落的厚重文化,众多庙宇展示着村民崇德向善的民风……

考察后认为,武巡村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名村,住建和文物部门应加强对古建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尽快启动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相关工作。

从董家庄到武巡镇

A

武巡村没有武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为杜姓,加上武巡村北不远有杜家庄,武巡村杜姓人出外总要讲杜姓与武巡村的故事。

武巡村是汝东的风水宝地,历史自然会非常悠久,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可追溯至秦汉之前。可惜书缺有间,只能追忆至元代之前。

武巡村前名为董家庄

据武巡《杜氏家谱》记载,武巡村前名为董家庄。明洪武年间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太原府泽州高平县(今高平市)南马杜外迁,杜姓才兴、才旺兄弟千里迢迢来河南南阳府汝州东域相地定居。哥哥才兴看中了董家庄这片宝地,就在东董家庄建房定居,耕田业农。弟弟才旺经考察选定在干河中游西侧距董家庄北约八里建新村定居,后来有了杜家村。兄弟俩相约,各自发展将来互为照应。

董家庄首富董太翁是远近闻名的善人,对迁入本村的杜才兴给予了诸多帮助。董太翁膝前无子,时常为家产和养老发愁。见杜才兴高头大马人又忠厚本分,有意招其入赘董家当上门女婿。才兴对董家的帮助心存感恩,对董家小姐心生爱慕。经人说合,杜才兴与董家小姐喜结良缘。

杜家和董家合为一家后,夫妻互敬互爱,把董家祖传的家业不断发扬光大。董太翁看着人才兴旺的杜董两家,含笑离世。杜才兴为岳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把董家坟修葺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董陵”,作为对董家恩德的敬谢。

董家庄改名武巡店

农村集市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很早,大规模发展在明中叶以后。

明清实行乡里制,董家庄属牛王里。

据武巡《杜氏家谱》记载:镇店设集,乃旧时建制。约在四百年前,距董家庄南约四里处的牛王店是个集市地方。商品贸易主要是东北一带山区山民挑下来的木柴,络绎不绝。山民担柴负重而行,力疲不甘远行寸步,故交易场所渐次北移。年复一年弃远就近,市场竟逼近董家庄附近。牛王人以侵集罪讼官,官为其案纷,悬之不决。后有武姓巡案大人来汝,牛王人再次兴讼,武巡案亲临访察,得情后,知此集之所以易位者,为乡众自发而成,人不可迫,势不可逆。居官以厚,民风为先,于是原告理不得伸。原告又以董家庄非镇非店强词,武大人笑着说“此事极易”,即援笔判曰:集之为用,意在便民,易处者顺乎天理,应乎人情,始自今日,即以本巡案之姓命名董家庄为武巡店可也。

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卷三《市集》载:“武巡店,属牛王里,城东三十五里,雍正年间逢双日起一小集,乾隆八年移集于街内,开设铺面甚多,四方归之者如市焉,逢双日集。”

武巡店别名崇德寨

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起义,席卷豫西,汝州成为重灾区。国家经过两次对外鸦片战争和对内镇压洪秀全起义,财力空虚,无力对捻军快速绞杀,只好传檄让乡民修建圩寨以自保。

武巡店作为商业富庶之地,有能力和必要迅速筑建坚固的寨堡。武巡筑寨得到了邻村村民的支持,武巡人也敞开胸怀,接纳了有能力迁居武巡定居的外村大户,也同意参与筑寨的邻村村民关键时到寨内避难。

武巡人给寨起了个足可以影响武巡人基因的名字,崇德寨。崇德者,崇德尚善,意在“推崇德行,多行善举”。根据同治元年立的“崇德寨”石匾,崇德寨应不逾年而成。寨垣整体呈长方形,周长五百余丈,寨高三丈,宽一丈,寨濠阔三丈,深六尺,设南、北、西三门。南门榜曰“崇德寨”,北门榜曰“拱辰”,西门榜曰“望汝”。三门内为三层加厚墙避兵楼,楼顶装备有大炮,也称为炮楼。西门和北门外有吊桥与外相通。崇德寨竣工后村民又购置铜器成立铜乐社庆贺。铜乐社平时演出活跃文化生活,战时作为报警和沟通消息的队伍。崇德寨设计合理,建造坚固,不仅是全村人赖以自保的铜墙铁壁,关键时还可接纳数千附近的乡邻避难,时被称作汝东的安全堡垒。

崇德寨建成后,一度代替了武巡店的名字。

武巡店升格为武巡镇

大的集市可以称镇。崇德寨的守护使武巡店集市功能得到加强,外来大户的移入扩大了店的数量和规模,武巡店终于升格为镇。

杜占广家中保存有光绪年间的一块招牌,上写“武巡镇同仁堂地道药材”。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实行保甲制,将武巡镇升格为武巡乡,管辖10多个自然村。

武巡村里阁楼多

B

河南人恋家,省吃俭用盖房置地成为传统美德。武巡村集市兴盛于康乾盛世,初步形成今天老街区的街道格局,住户多是前店后宅两进或三进院,房舍多为两层的砖木阁楼,门前悬挂有各自的堂号。武巡人把楼房的建造发挥到极致,僭越的九间断脊楼惊动省城;四十八间转圈楼,上有天桥,下有地道,与吃水井贯通,有通往村外的秘密出口;三层铁括门避兵楼,不怕火不怕炮;南后街观光楼,方三丈,四周出前沿,可北望嵩山,南瞰汝水,西观汝城……

武巡的阁楼可与县城的大户住宅相媲美。

文魁楼又称郡马府

文魁楼是杜家九世杜先荣的府第。杜先荣于明万历年间娶徽简王朱祐台的女儿为妻,人称其徽简王郡马,这处宅院也称郡马府。宅院为坐北面南两进院,主楼高两丈三开间,上下两层。楼上方悬挂“文魁”金匾,二门阁楼匾额“郡马府”。大门外两边旗杆高丈余,旗上书“郡马”二字。

清咸丰年间,杜氏十五世杜锡祁将其改为杜氏祠堂,匾曰:京兆家祠,为杜氏祭祀祖先、商议红白大事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祠堂被毁,改为大队部。2010年后恢复祠堂功能。

杜绳祖故居在村南街

雍正年间,杜绳祖为太学生。雍正十二年杜绳祖宅院落成,时任河南直隶汝州正堂加三级记录九次的赵霖为其题写了“成均柱石”匾额,现仍挂在门榜上。

院落相邻四处,主院为三进三出式,前有门厅,中间为过厅,后为双层正厅,门楼上有镂空木雕,下有蝠鹿纹饰石鼓。门厅后为影壁墙,房屋统一为砖木结构,无不突显出清代书香门第的古朴典雅。

九间断脊楼

九间断脊楼位于郡马府后偏东,是坐南面北的三处宅院。这家主人是泥水匠,想用自己的最高水平为后人留下别具一格的阁楼,规划建造全村唯一的九间头的大宅院。

建房需用大量的砖瓦,往往要购数家窑场的砖瓦。从不同窑场购买的砖瓦存在大小不一的误差,影响墙壁的美观。

这家主人就自家建了窑场,用一个模子制造砖瓦,自己烧窑备料。经过三年的努力,砖瓦终于齐备。

开工日选定后,九间房子一齐动工,东西拉一条直线,一个人从低到高一层一层地砌砖,确保九间房墙的层砖都在一条直线上。

房子刚刚建成,有人就以超标准盖房的僭越罪将其告到开封府。开封府还没有到汝州调查,房主就得到消息,愁得睡不着觉,忙请亲朋好友想办法。这时有人提出将九间房从主脊上三间三间断开,再加八道戗脊和10多个兽头,然后把大院隔成三个小院,不就成了三间头的三处宅院了吗?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等开封府派人到汝州调查,认为此房没有僭越,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如今这九间房保存完好,成为村里的一道景观。

让人惊叹的庙宇文化

C

武巡村里古代庙宇之多,规模之大,祭神之全让人惊叹。

从崇德寨图可以看出,南寨门外是庙宇规格大且集中的地方。计有文庙大院,供奉先圣孔子;广生殿大院,供奉送子老母和太上老君;火神庙大院,供奉火神祝融、关公及太尉;天爷庙,供奉天爷和四大天王;善人庙,供奉古代善人,教化人行善;三教堂,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牌位;瘟神庙,供奉郎中药师。

村东的东拐街尽头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康家拐街尽头建有玉皇庙和地母庙,分别供奉玉皇大帝和地母娘娘;寨外建有菩萨庙和山神庙,分别供奉观音菩萨和山神。

北寨门外有禹王庙大院,正殿供奉人类先祖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禹王塑像,偏殿供奉古人为保卫武巡安全,牺牲勇士的牌位。

十字街一托五间无梁庙,即衡山庙,敬的是“南岳圣帝”祝融。

北后街和南后街各建有五道庙,供奉的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的属神。

值得一提的是武巡孔庙,是汝州两处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之一。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五之《祀典》记载,汝州时有文庙两处,一在州城,一在武巡。

孔庙位于寨南门外路东,坐北向南占地二亩三分。主殿三间,供奉至圣先师;东西配殿八间,供奉孔子七十二弟子。山门南开,中式门楼。

文庙为历代儒家门生集资所建,是汝东郏西有名的读书学堂。每月初一、十五日是参拜孔子圣像之日,师生中午举行焚香参拜,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并有主讲老师主持,严肃认真。

武巡手工业发达,有中药、银器、铁匠、酿酒、制醋等10多个坊铺。武巡教育发达,明清时期出了秀才、举人、进士10多个。武巡崇文重武,拳师辈出。武巡建有汝州较早的医院,有善人出资建造的公共产房,以备在武巡租房或其他原因不便在家生产的产妇使用。武巡戏曲文化发达,培养自己的剧团,各个寺庙有固定的庙会,一年要唱三天大戏。武巡有刘秀等诸多传说,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巡有讲不完的故事,让流传的民谣作为本文的补充和总结:

二仙村姑救贵人,手提窝头珍珠汤。救活刘秀一条命,光复汉业光武帝。凤凰头顶禹王庙,藏龙岗上刘秀洞。南门崇德朝阳阁,北门拱辰紫云楼。孔庙朝阳中山门,路南高台三教学。西望路北天王殿,参天翠柏南庙群。一托五间无梁庙,十字街口节孝坊。街头静听读书声,市井氿店坐无空。老客未走新客到,彻夜旅店灯火明。四坑一潭风光秀,大石桥东湧泉潭。一望无际稻花香,落霞映野鹤齐飞。风水宝地凤凰岭,双凤展翅朝杜陵。

(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汝瓷的前世今生》《风穴寺探秘》《汝文化简论》等书)

九间断脊楼

“崇德寨”门榜

清式小门楼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