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连庄村豆制品 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热带鲨鱼在碱厂村“安家落户”爬蚱原来是可以种植的光山县砖桥镇鲜桃种得好卖得好种赤松茸种出甜头来 6万余亩夏枯草喜获丰收一亩地可收获200斤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8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28

种赤松茸种出甜头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张莹通讯员李争光

6月22日,在项城市付集镇于楼村晟达食用菌有限公司赤松茸种植基地,胖嘟嘟的赤松茸看上去傻傻的很可爱,一箱箱排着队在晒太阳。

工人们正忙着清除棚内废料,马上要消毒灭菌处理了。“8月底把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中药渣发酵后装棚,年底赤松茸下一季的生产就又开始了!”刘向前说。

种植赤松茸4年,刘向前种出甜头来:赤松茸大棚由6个发展为20个,产量稳定、收益提高。刘向前说:“前期投资150多万元的本钱回来了!”

赤松茸学名叫大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粗腿蘑,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刘向前说:“赤松茸被称为‘平民地里的高档食材’,深受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市民青睐。”

刘向前种植蘑菇纯属偶然。2018年9月,战友的一个电话,让刘向前产生了好奇,种蘑菇能挣钱?到王明口镇战友的食用菌基地实地考察后他发现,种植赤松茸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有前景,是个好项目。在外打工漂泊多年,刘向前没有犹豫,当即决定辞掉工作,返乡创业。

2018年,刘向前在于楼村成立了项城市晟达食用菌有限公司,新建了6个大棚,种植双孢菇、赤松茸。他一头钻进基地,亲自培育菌种,拾掇菌床、消毒、查温度、看湿度,观察生长。2019年,赤松茸实现大丰收:一个大棚产量8000斤,总产量4万斤,平均每斤9元,刘向前仔细一算,一个生长周期下来,一个棚毛利润至少7万元!

“虽然单棚产量高,但有一个棚基本没出菇。”刘向前说。为找出原因,刘向前去河北邢台考察了一个多月,原来他种赤松茸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芯,而玉米芯含糖量高,容易感染绿霉。绿霉可是世界难题,从邢台回来,刘向前花大价钱请来技术员:“管吃管住,一个月给一万元工资管理大棚。”

初尝甜头,刘向前把大棚扩大成了10个。“我们把玉米芯原料改为小麦、玉米秸秆,加上少量中药渣、玉米芯。”刘向前说。2020年4月,晚茬赤松茸进入采摘期,10个棚总产量6万斤。每棚产量虽然降低了,但收益却提高了,因为使用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降低了成本。仔细一算,平均每斤8元,毛利润一共48万元。

赤松茸连年丰收,通过冷链物流,销往上海、北京两地。刘向前购买了小型烘干机,建设了冷库、晾晒棚,把鲜赤松茸加工成干品,品相好的干品约80元一斤,一般的均价40元一斤,每年10月以后在价格高峰时出售。“受疫情影响,我们减少了大棚生产,只种了10个大棚,不仅有鲜品,还有干品!”刘向前说。

“每个棚种植面积480平方米,20个棚总共9600平方米。单个大棚造价约5万元,各种基础配套设施约40万元,一共投资了150余万元!”刘向前说。种植赤松茸4年,规模由最初的6个大棚扩大到10个,2020年发展到20个,加上去年,今年毛利润95.3万元,刘向前的种植成本完全回来了。

尝到甜头的,还有于楼村村民。刘向前的日成种植专业合作社,承诺保证技术和销售,村里的刘富强、刘向阳、王芬、王新芝看准项目,先后加入合作社,建起大棚,跟着刘向前挣起了钱。

“采摘、晾晒、装棚、消毒都干,我50多岁了,还能打工,一天工资70元!”6月23日,正在大棚忙活的50多岁村民王德芝说。赤松茸产业让于楼村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打工了。“每年10月开始装料播菌种,高峰期基地每天五六十人帮忙,每天每人发工资80元左右,一年仅工人工资支出约10万元。”刘向前说。种赤松茸每年需要秸秆约130吨,今年基地回收小麦秸秆和玉米秆50多吨,一斤0.15元,村民又有了一笔收入。

“刘向前、刘富强、刘向阳、王芬、王新芝的20亩赤松茸大棚,建大棚用地批复手续是村里协调办理的!”于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峰说:“村里计划大力扶持,将赤松茸产业发展成为项城市的重要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那样,村集体就能尝到甜头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