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峰
“我们不是河南第一个创建联合党总支的基层乡镇(社区),但我们将努力把区域产业带联合党总支打造成撬动区域经济连片发展、争创‘五星’支部的支点,成为陵头镇的党建创新和产业发展排头兵!”“蹲苗”干部、汝州市委副书记、陵头镇党委书记韩玉科的一席话,让刚走马上任白沙沟乡村振兴经济带联合党总支书记的我倍感“压力山大”。
在以庙湾村为中心,10个行政村组成的白沙沟乡村振兴经济带,首批次周围7个行政村尝试组建联合党总支,由我这个省派第一书记任联合党总支书记,旨在通过融合与链接,以党建为纽带,把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尤其是庙湾村这两年的发展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向周边扩大与延伸。
“共通共享”,打造资源融合体;“共兴共盛”,打造产业聚合体;“共商共治”,打造治理耦合体;“共建共促”,打造城乡结合体;“共创共赢”打造振兴示范带。这是汝州市陵头镇党委、镇政府给联合党总支确定的职责与定位,通过“五个共”,聚焦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重点任务,引导干部、人才、项目、资金、土地、技术、政策等多元化要素向乡村聚合,把党建融合形成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通过构建共享共赢、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资源融合体,打好乡村振兴的“算盘”。
“庙湾村‘两委’干部邢彦飞、邢喜超今年种植了23个香菇大棚,进棚菌袋近8万袋,4月下旬进棚的那一批次一万袋香菇,袋均收益4.2元,一茬香菇把该批次菌袋的成本钱全部收回,以后每茬香菇收益均是利润,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中国食用菌乡土专家、夏香菇菌种技术带头人、汝州朕迪农业创始人孙国政,在6月21日党总支揭牌仪式之后举行的产业发展恳谈会上指出,“我们必须相信科学,不能闭门造车,香菇生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温度湿度,但必须把握好每一个时间节点,既要按规范要求,又要灵活把握!”
今年庙湾村尝试种植7亩夏播高产饲料玉米,一棵高产玉米秆上将来可以结3~4个玉米穗,亩产2000多斤,玉米成熟了,玉米秆和叶子还是青青的,是青储饲料的最好秸秆,营养丰富、产量高;太空育种的富硒高产小麦,也将在我们片区试验种植500亩以上,只要高产,明年就可以扩展到成千上万亩!其实,这些都是农业科技的力量,科学育种、示范种植、规模推广、产业链发展,每一个成熟产品走向市场,都会惠及一方百姓,带动乡亲们增产增收。
农无业不富,核心是产业,关键是项目。让科技赋能农业,就是要把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并带动农业大发展,让乡亲们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庙湾村两年多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远近闻名的信访村、乱村到信访村摘帽,从穷村、“九无之村”到产业示范村,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0万元,位居全市前列,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发展走对了路子。
“汝州坚持把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与落实平顶山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融合赋能行动’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开展‘六项工程’、打造‘五体一带’,推动村级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全面进
步、全面过硬,初步构建了‘党建统领、融合发展、共建共赢’乡村振兴新格局!”汝州市委副书记陈淑雅在致辞中表示,陵头镇以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以“融合”激发振兴活力、以“赋能”培育振兴动能,将努力打造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庙湾村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配套完善、党建过硬、干群和谐,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并成为新的区域党建联合体核心,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乡村振兴核心在产业,通过党建联合体平台,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四链”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向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全方位赋能区域经济,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直面未来,任重道远,但我深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