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舒康为大石扒村“种下”木耳产业图片新闻能人返乡带富一方王金现“疫”线最美志愿者邵莲香卖瓜坚持“七聚焦七强化”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给留守儿童一个充实的假期创星有目标有力又有序开展普法宣传推进平安建设潢川县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微景观”扮靓美丽家园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多点发力强化农村“三资”监管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0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15

年产值200多万元

朱舒康为大石扒村“种下”木耳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王腾飞郭培娟)7月12日,在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大石扒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白玉木耳长满了菌棒,基地负责人朱舒康正组织附近的村民采摘。“这一茬木耳白如雪、纯如玉,品相很好。”朱舒康说。

朱舒康是鲁山县仓头乡人,两年前他还是生活在大都市的白领一族,在郑州市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从事运营管理工作,每月两万多元工资。从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这改变是他未曾预料的。

2020年年初,朱舒康代表公司到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交流食用菌种植技术,一到这里,怀揣创业梦想的朱舒康就被当地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山区适宜种植白玉木耳的气候所吸引。

“一方面政府出资建厂,3000多平方米的钢构厂房,空间大、房租低。另一方面山区温差大,水质好、空气好,适宜白玉木耳的生长。”朱舒康当即决定在这里“扎根”发展。

说干就干!朱舒康带着所有积蓄来到大石扒村,成立了方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白玉木耳种植基地。

“一开始管理不当,把创业资金赔了十几万元。”说起创业初期的经历,朱舒康露出一丝苦笑。

凭着前期积累的学习经验和整改探索后,朱舒康的白玉木耳种植之路才走上正轨。他采用“棚室吊袋”立体栽培技术,使木耳产量翻倍,优越的气候环境更使这里生产的木耳形如弯月、色似白玉,达到了产量质量双提升,市场认可度极高。

在经营过程中,他还把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群众。当地村民冯杰、庆亚鹏在他这里考察学习后,先后在三间房村和滴水崖村改造闲置大棚,开始从事白玉木耳种植。

如今,该村白玉木耳种植基地达到总投资278万元,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年产量达5.5万斤,年产值200余万元,产品远销福建、山东和东北等地。村集体经济有了大发展,群众致富增收有了新途径,在朱舒康这个“金凤凰”的带领下,“穷山沟”的产业发展开启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良性循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