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曹凡袁勖杰)7月26日,漯河市召陵区科技特派员张勇跃接到农业合作社的电话求助:“近日,产业园内种植的80多亩夏甘薯里有零星小片甘薯出现了叶片黄化皱缩,不发棵生长的问题。”
放下电话,张勇跃随即来到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富硒产业园,挖开一株甘薯苗观察后解释道:“这是甘薯病毒病,发病有随机性,一般会造成减产20%~ 30%,严重的话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接下来,他在田间向产业园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详细讲解甘薯病毒病的症状识别和解决办法。
掌握了解决办法后,产业园组织人员寻找此类病株,发现后立即拔除,避免病毒病通过烟飞虱、蚜虫等昆虫媒介向健康植株传播。同时,通过实验室培养,补种栽插健康薯苗或脱毒薯苗。
经过3天的整治,产业园内的甘薯苗恢复了绿油油的正常生长状态,不再有叶片黄化、皱缩症状。产业园的白经理不禁感叹道:“专家就是专家,这下子就能保产保收了。”
记者从召陵区科技服务队了解到,该区第二批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21年9月份启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力量,按照“市级组团、区级组队、服务到点、统筹调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区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目前,召陵区科技服务队共有17个专家,覆盖农艺、农业技术、农机技术、食品加工、动物医学、病虫防治、林业技术等专业,基本实现全区域特色产业全覆盖,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带动示范的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格局。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部分,科技服务队的专家们和张勇跃一样,每天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实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实施科研项目服务群众,推广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为召陵区的“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