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再造农业乡村期待更多“村BA”图片新闻“淮滨造”中国首艘水上超跑试航成功全产业链服务擦亮“延津小麦”金字招牌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迅速掀起抗旱保秋高潮 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 7月份全省经济平稳恢复省财政下达资金3.29亿元 支持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医生揭晓河南防疫物资驰援新疆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2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18

全产业链服务擦亮“延津小麦”金字招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丽焦莫寒

水养人,土生根。位于“九曲黄河”之间的延津县,打造优质小麦产业,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麦”。

河南省农科院携手延津县开展院县共建工作以来,根据延津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种植结构、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发挥其在优质小麦育种、绿色高效栽培、优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与延津县相关部门、企业等结合,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延津优质小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第一麦”叫响全国

从气候条件、土壤优势到交通区位,从种植再到深加工,延津县小麦产业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势。

全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优质高产强筋小麦示范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延津小麦成为“中国第一麦”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

如今,延津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0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近年来,克明面业、鲁花集团、豫粮集团、京粮集团、中原粮食集团等收储、加工重磅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延津,使延津强筋优质小麦的区域品牌价值更加凸显。

接“二”连“三”打造全产业链

作为“中国第一麦”产地,延津县在优质小麦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一定规模,但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衔接不紧密等影响发展产业化的问题,省农科院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引导优质品种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六化”种植调优“一产”,使延津45万亩小麦基地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联合品质分析和研发力量,协助当地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提升二产附加值;通过打造小麦文化展示区,支持壮大延津龙头种业企业,召开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会、媒体宣传等方式,深入推进延津小麦实现“三链同构”,围绕“延津麦·强筋面”做大做强“中国第一麦”品牌。

延津县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借助电商、微信、抖音等平台,实现了粮油加工企业与种子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提升了第三产业经济效益,成功入选全国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典型县。

品牌铸造小麦发展新高地

强农固本,良种先行。针对延津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分散不成规模的问题,围绕当地龙头种业企业培育,以产业园小麦良种繁育区、科研育种中心建设为契机,省农科院在联合育种、良种繁育、品种宣传等方面加大对延津县帝益麦种业支持力度,围绕主导品种郑麦136开展技术示范,单一品种繁育面积达到4.4万亩,占全县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的17.6%。

加强品牌培育。省农科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成立省农科院延津县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委派专家为产业园小麦科创研发与检测中心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提升了产业园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能力,丰富了“延津麦·强筋面”品牌内涵。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媒体宣传等多途径促进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对延津小麦产业的贡献率,增进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内涵,提升了“延津麦·强筋面”品牌知名度。

省农科院-延津县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首席专家吴政卿研究员说,省农科院围绕延津县优质小麦一二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联合小麦育种、栽培、植保、土肥、加工及示范推广等领域专家,建立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为延津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发展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显著提升了“延津麦·强筋面”品牌价值。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雷振生说,一粒小麦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延津小麦生产水平较高,要以优质小麦为原料,搭建平台,深耕小麦产业链发展,发挥品牌优势,助推延津小麦走向更大的舞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