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董希峰丰兴汉)乡村要振兴,产业来支撑。处暑时节的唐河县,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建设工地上,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是唐河县强化产业支撑、拉动全域振兴的创新之举。
“我们之所以先走一步,先试一招,就是希望通过搭建乡级园区平台,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农工商互动、政企户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唐河县委书记贺迎说。
昝岗乡乡村振兴产业园作为南阳市首家建成的产业园,园区经过“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综合提升改造,配套了水电网气等基础设施,成功吸引11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5家、投资超5000万元企业4家,年利税1.3亿元,安置就业500人以上。
唐河县各乡镇明争暗赛、比学赶超,展示着产业园建设的“唐河速度”。东王集乡引进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12家入驻企业,规模以上企业4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6亿元,年纳税500余万元。上屯镇围绕上屯新区、垃圾发电静脉产业园、轻工业园区、高效工业园区和农副加工区6个定位,引进在建项目4个、待开工项目3个……
各打各的优势仗,各举各的特色牌。唐河县突出“特色产业明晰、集群效应突出、支撑作用明显”三大特点,将19个乡镇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分别确定为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皮毛加工、汽车配件、仓储物流、电子产品加工、艾草药业等8类主导产业,加速实现“一园一品”。
紧盯目标定位,各乡镇通过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实现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城郊乡党坡村村民乔振群领办家庭农场后,主打绿色农产品红薯、小麦、黄桃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目前流转托管土地达1.5万余亩。依托全县近30万亩红薯产业基地,他投资500万元,在城郊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占地8000平方米的新型标准化薯品加工车间及红薯制品生产线。
“厂房建成后将形成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商销售的综合平台,肯定能带动更多乡亲稳定增收、可靠就业。”乔振群信心十足。
乡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提速。唐河县在产业园建设中,一方面做好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有效衔接,把资源变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电商”的模式,鼓励、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入园务工等途径加入产业园。
与此同时,唐河县还将财政衔接资金中的6000万元,投入产业园中发展集体产业项目,推动“联农带农富农”项目落地生根,让每一位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果。目前,已有52家企业或经营主体与乡村振兴产业园核心区行政村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8月的毕店镇张心一村,油蟠桃采摘旺季过后,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民宿发展热潮。该镇党委书记王平介绍道:“乡村振兴产业园搭台,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农户登台唱戏,乡村振兴这台大戏一定会越唱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