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科技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韦振川生产标准化种出“金谷子”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柘城辣椒交易走向全球化“1+10+100”肉羊家庭生态牧场来了做好八个到位 培育蔬菜生态健康壮苗应对旱情做好管理确保花生产量品质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38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06

宝丰科技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吴向辉通讯员王旭歌

秋季的父城大地,万物繁茂,生机盎然。8月29日,记者跟随宝丰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陈海燕来到该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连绵不断的玉米长势喜人,规划整齐的田间道路四通八达,科技智能的现代化装备林立其间……

十年历程,沧桑巨变。在科技强有力的驱动下,宝丰县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22.4万吨,提高到2021年的28.6万吨,增加6.2万吨。

藏粮于地让农民种粮有底气

近年来,宝丰县不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建管并重,狠抓防灾减灾,降低减产风险,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该县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种粮大户赵振强正盯着大屏幕查看自家1000多亩秋作物的墒情、虫情等信息。过去种地靠经验的“老把式”如今也玩起了大数据。

“科技就是牛!过去大水漫灌,现在精准喷灌,省工省力又省水。”赵振强高兴地说。30多年的农民生涯中,他紧跟时代步伐,粮食生产翻了一番,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据统计,2019年以来,该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年可增收粮食1050万公斤,惠及农户23596户,增加农民收入2310万元。

核心区50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实现了灌溉科技化、管理信息化、控制智能化、水肥精准化,预计年可节水40%以上,提升化肥利用率30%以上,增产15%~20%。

科技支撑让农民种粮有盼头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提起今年的夏粮,宝丰县赵庄镇种粮大户丁天一满脸笑容,“今年俺们种了130亩的‘航宇19’,平均亩产1610斤!”

据悉,宝丰县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航宇19’,已于去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因抗性好、产量高、抗旱节水、商品性好,大田表现突出等优异特性广受好评。该县还先后培育出豫麦2号、玉米品种“大成168”两个国审品种,宝科8号、宝玉168、宝黑豆2号三个省审品种。

除了良种外,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还离不开关键技术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科技为引领,不断破解农业产业效益低难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研发和推广力度的加大,推动农业产业向着优质化、轻简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科技人才让农民种粮更有劲头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2019年,农学专业毕业的周智超来到宝丰县农业农村局上班,自此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别人看来,他不过是一个90后的小伙子,在群众眼里,他却是一个认真负责爱唠叨的“小周老师”。“赵叔,您家这块地该浇水了,那块地该施肥了。”“李叔,今年这个品种咋样?长势中不中?”从选种、灌溉、施肥到收割,周智超都事无巨细,压茬跟进。“能让农民群众的粮食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好,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周智超说。

十年来,宝丰县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引进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来宝丰投身“三农”事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稳步提升。目前,有像周智超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70余名,均具有中、高级职称。

田间地头既要有高端科技人才,也要有基层农技“土秀才”。近年来,宝丰县培育高素质农民12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立了一支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