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区五措聚合力振兴添活力
18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49期:18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22

孟津区五措聚合力振兴添活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关晓萌郑战波

孟津田园风光

仲秋时节,秋粮进入收获期,果蔬迎来采摘季,田野里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走进洛阳市孟津区各具特色的村落,采摘新鲜饱满的果实,品尝味美鲜香的农家菜,感受和谐淳朴的民风,一幅“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展开。

近年,孟津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洛阳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为统领,先行先试、创新实践,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该区连续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和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区等荣誉。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津区委书记杨劭春深有感触地说:“当下的孟津,乡村振兴方向明、抓手实、氛围浓、动力足、人心齐,我们将把乡村振兴作为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标人民群众期盼,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厘清思路、细化举措,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三清两建”强基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乡村治、百姓安、发展顺。今年以来,孟津区把“三清两建”专项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真刀真枪“破”,风风火火“立”,全力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三清”固本增动力。按照“应收尽收、分类管理、依法处置”的原则,对村级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近十年来上级拨付的所有政策类、项目类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收益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共清收集体资金5900多万元、清收固定资产2.68亿元、核减村级债务2200多万元。

搞活经济强实力。立足村情居情,对清收盘活的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和农村林地、荒地进行确权估值,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区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已全部挂牌成立,建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57个,2021年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1亿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23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达21个。

加强自治聚活力。坚持“党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度,建立以农村“四议两公开”和城市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为主、其他协商形式为辅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全区所有村(社区)实现基层协商工作机制100%覆盖。

乡贤返乡赋能“回孟津干吧”成潮流

“草莓西施”吕妙霞、养兔能手卞莉莉、农民育种专家朱忠厚……近年来,孟津区以“回孟津干吧”为支点,以乡贤返乡创业“13661”工作机制为抓手,搭平台、优环境、强保障,着力引导广大乡贤回归乡里、反哺桑梓、振兴乡村,一大批能人返乡带动“归雁经济”,呈现出“引回一批能人、振兴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局面。

精心“筑巢”引才。把乡贤返乡创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乡贤返乡创业工作专班,制订了《孟津区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等政策,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土地、金融、人才等全要素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共收录乡贤7918人,落地项目完成投资62.5亿元,年产值83.5亿元,带动就业7.5万人。

贴心“暖巢”育才。结合“人人持证,技能孟津”,依托区农广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平台载体,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种养能手和有创业就业需求的农民群众,开展经营管理、专业生产、技能服务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用心“固巢”留才。围绕本土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鼓励引导返乡乡贤深度参与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特色种养等产业发展,实现了“乡贤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建成了十里香、洋丰等特色农业园区55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和万亩孟津贡梨、万亩稻田等一批“万字号”农业项目,培育了天下秀肉牛养殖、生生乳业、阿新奶业等优势企业,孟津已成为洛阳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肉案子”“奶瓶子”。

乡村运营发力撬动乡村经济

平乐镇平乐社区与唯纯文化(洛阳)有限公司签订平乐牡丹画创业产业园区合作经营协议,年销售牡丹画40万幅,年销售额达1亿元;常袋镇马岭村与德马体育组织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000万元的体育小镇项目,已建成篮球馆两个、改造民宿3家……当前,孟津区以乡村运营为抓手,以竞争性创建为手段,充分挖掘乡村价值,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做实乡村运营“根子”。根据各村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科学编制全区村庄布局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乡村运营,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发现乡村价值。目前,全区村庄布局总体规划基本完成。

做靓乡村运营“面子”。坚持把“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创建与乡村建设行动结合起来,按照“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垃圾清零、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一村万树等工作,累计铺设污水管网1400多公里,改建水冲式厕所6.2万余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85%以上,为乡村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做强乡村运营“底子”。坚持建设和运营并重,以运营商为主体,以整村运营为抓手,发布招商项目75个,吸引来自北京、山东、郑州等省内外运营商、开发商80余家,用专业团队和人才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等新业态,实现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

集镇建设提质城乡“融”出新活力

孟津区坚持把集镇建设作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集镇提升五年行动,着力把集镇打造成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规划先行强引领。综合集镇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合理确定集镇发展定位、主导产业、用地布局、各类设施分布等,积极构建“一核带两极,两廊联三轴”的城镇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美丽城镇。

高质建设提品质。充分利用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腾退闲置宅基地和农房801宗222.44亩,拆除“四房”5644宗(处),腾出集体建设用地2200余亩、复垦耕地560亩,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536宗、面积585.25亩,为集镇建设腾出了发展空间、提供了资金来源。强化基础支撑,谋划实施总投资46.5亿元的集镇项目51个,全区城乡客运、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27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物流,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

产镇融合聚人气。以“产”带“镇”,支持麻屯等镇发展装备制造等产业、平乐等镇发展物流等产业、送庄等镇发展观光农业等产业、小浪底等镇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带动集镇差异化发展。

“三变”改革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去年以来,孟津区以“三变”改革为重要抓手,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出台《孟津区以加快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持续深化“三变”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持续探索完善多种流转经营模式、统一规范流转合同、严格流转备案程序等,进一步激发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动能。目前,全区流转土地34.02万亩,规模化经营率达67.23%。

让集体经济“强起来”。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可用资金整合起来,推动农村土地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结合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营,持续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目前,全区共建设区级产权交易中心1个、镇级产权交易中心14个、村级产权交易服务网点257个,交易额达1449.904万元。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针对农村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的现状,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农民通过闲置土地入股、闲散资产入股、劳务入股等多种方式,获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实现农民收入有保障、可持续、能致富。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试点带动”,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建,通过“农户+村集体+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等股份合作形式,发展富民产业,形成了1.5万亩草莓、1万亩精品西瓜、1.6万亩贡梨、1.1万亩车厘子、1.6万亩设施蔬菜、0.6万亩软籽石榴“六朵致富金花”,带动群众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孟津草莓

孟津圣女果

孟津现代产业园研学

孟津现代化养牛场

孟津小浪底风光

孟津荷花节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