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王向超、王向克兄弟驾驶农机作业
王顺奇
犁过之处
□张鸿飞王国锋文/图
“老王,你赶紧催他们从这一垄往北出红薯,我这车要发往安徽。”王永朝一边拿着手机向客商直播红薯品相,一边再次急不可耐地朝着王顺奇喊道。
王永朝来自洛阳,是有着30多年红薯销售经验的资深经纪人。9月16日上午8时40分,王永朝带车赶到汝州市庙下镇寺上村北王顺奇的500亩红薯地时,在地里劳作的工人正在为1小时前赶到的洛阳客商李正平、孟武正出红薯。被犁翻出来的一行行红薯旁,跟随李、孟而来的七八名伊川“一禾薯业”社员埋头装箱,然后用废报纸遮盖胶带封面,防阳光曝晒。
9月16日这天,因有几名外地客商联系,王顺奇
和儿子王向超、王向克带着20多名工人,早上6时30分就来到地里开始杀秧(粉碎红薯藤蔓)、犁红薯了。
王顺奇年届花甲,2019年12月,领衔创办了汝州市庙下兄弟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红薯。眼下,1200亩地,有红薯500亩,玉米700亩,都迎来了丰收季。
由于今年红薯生长期天旱水少,洛阳客商李正平说,汝阳、伊川、嵩县、宜阳、洛宁的客商互通信息,专找能浇的地产的红薯,“老王合作社的这500亩红薯,就成了抢手货。”
在李正平介绍红薯行情的同时,孟武正、王永朝都在地里穿梭,举着手机,用视频连线各自的合作方,线上谈价。
“我要出的是商薯19,也叫小香薯、板栗薯,是鲜食,就是直接吃的红薯,口感很好。”王永朝说,新疆、青海、内蒙古、山东这些地方抢着要,不愁销。尤其是瓷实,重量在4两到一斤一个的最好,不过,3两一个的也要力推,不然薯农就没法卖了。
“寺上村地处半坡丘陵地带,自然条件很一般。”王顺奇说,“过去人们嫁姑娘,都不嫁寺上村。这些年,寺上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在地里打机井,修建灌溉水渠、地埋管道,农民再也不用‘望天收’。”
更让王顺奇舒心和振奋的是,打机井、修建田间道路、地埋管道,都是政府投资,为了红薯错季销售,政府还投资百十万元为合作社修建了35万公斤的储藏窖。这些重视农业农村的利民、惠民举措,也鼓舞着合作社70多户300多名社员。
说起王顺奇领衔创办的合作社取“兄弟”之名,您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的确,曾多次有媒体记者向王顺奇提出这个问题。
其实简单,王顺奇把发展农业种植的希望,寄托在了大儿子王向超、小儿子王向克身上,故名“兄弟”,同时也取“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和“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意。
临近上午11时许,悬挂陕西号牌的轻型厢式货车等不及,从路上开到了地头。此时,王向超的小型拖拉机仍在地里转圈作业,犁过之处,深埋地下的红薯一行行得见天日。而王向克驾驶的大型“东方红”拖拉机的杀秧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机停人未歇。
王向超、王向克兄弟刚过而立之年,都有在外工作的经历,但又不约而同听从了父亲的召唤,返乡创业,种地。
干了这些年,王顺奇也长了不少见识,生发出一种情怀:“一年下来,我这1200亩地种的小麦、玉米、红薯,能收300万斤左右,挣下的钱,不仅可以让我和合作社的社员生活得更好,增加务工乡亲的收入,打下的粮食,还能给国家粮食安全增添微薄之力。”
王顺奇的想法简单但又长远:“村里在外做生意、打工的人,尽管安心在外挣钱,合作社把他们的土地流转到一起种,地不撂荒,他们还有一份土地收入,两全其美。”
李路,69岁,正忙着收玉米:“顺奇这人老是好,他雇的人都60多岁了,有的还胳膊腿不全,做多做少他也不说啥,一天50~60元的工资照样给。”
郭青勤,50岁出头,无儿无女,和老伴一起在邻近的黄寨村生活,虽然话不多,但感觉得到,她很看重在这儿务工。
王向超说:“现在你可以看看地里,都是五六十岁,甚至是70岁的人在种地,这哪行?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冲上去!”据说,汝州市有关方面已将王向超作为返乡创业典型,推荐到省里参评。
王顺奇说,这些年,有两件事他感觉到荣耀也很振奋,一是58岁的老伴李梅,名字好人也好,是个好帮手。二是他的头像被印在西瓜红、烟25、商薯19产品包装上,参加了汝州市去年赴广州的一个农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