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有了高校的智力支持,不仅可以实现校企对接,成果转化,而且更有利于对预制菜企业进行培育、孵化,助其尽快打造出爆品。”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董事长、莲菜网CEO胡建强说,原阳县的食品企业中研发队伍规模已达40多支300余人,共做一道预制菜,成为河南及全国的预制菜研发基地。
过去半年,原阳食品企业纷纷加码预制菜研发,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雨轩股份的羊杂汤、战斧羊排,河南禾胜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禾胜合)的羊杂粉、牛杂汤,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主营品牌“九多肉多”)的火爆虾球、麻辣肉干等预制“大菜”更是成为全渠道销售爆款。
“硬菜”轻松预制化,来自原阳县的
预制菜抢占市场先机,霸占“吃货”味蕾。
标准“翻倍”
全产业链保证美味和营养
“锅气”是指食材通过热反应产生香味。评价一个菜品好吃,“有锅气”成了新词汇。
对于预制菜的兴起,最常见的质疑就是:方便是方便,但它有妈妈做的菜好吃吗?
人们之所以怀念“妈妈的菜”,主要是怀念所谓的“锅气”。在原阳县的预制菜研发者和生产者看来,预制菜与“锅气”并不矛盾。
“工业化可以对风味形成过程进行解析,还原‘有锅气’不是问题。”禾胜合研发总监孙森伟介绍,预制菜从生产、运输再到食用突出的是“快”“便捷”,但在前期研发上却万万“急不得”。
“预食代,打造全国地域头牌菜!”走进禾胜合,这句标语首先映入眼帘。“民间饮食博大精深,地域风味截然不同。”孙森伟说,想要做好各地的预制“头牌菜”,少不了研发队伍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试吃、改良。
原阳也是同样的想法。“必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借助科技力量做好烹饪锁鲜等工序,让食物好吃又营养。”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祝涛说,生产过程、冷冻技术、运输过程、复热手法等多方因素都会影响预制菜的口感。
这对坐拥“国内最大中央厨房产业园”的原阳不是问题。通过整合原料端、冷链物流、区位交通、科研创新等,原阳县进一步保证预制菜原料安全、产品运输通畅,打造出预制菜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新模式,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原阳县已建成16万吨新乡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和20万吨冷库及配套设施,今年开工建设15万吨冷库,逐步形成50万吨以上冷储能力、年产值200亿元规模的物流产业集群,原阳县也将拥有河南排名靠前的大型冷库群。
此外,在还未有可依的预制菜生产标准的前提下,原阳县加强监管,要求预制菜生产必须符合《速冻调制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要求。“很多企业还自提自身标准,要求比国家标准更高。”祝涛说。
“原阳预制菜品种丰富,形状、口感等都与新鲜烹饪的食品高度接近。”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忠民说,这是企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并不断改良的成果。
“预制佳肴原阳味道。”能称自己所产出的预制菜为预制佳肴,原阳有勇气、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