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怡然通讯员范亚康庞伟英刘明田)10月21日,记者从西峡县了解到,为了振兴实体经济,西峡县坚持“产业+人才+科研”一体共融发展模式,采取“产业集群聚、科研院所引、成果转化育”三种形式,推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产才研”互融新生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产业集群聚才文章。紧紧围绕“特钢、新材料、装备制造、中药及食品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实施“凤栖西峡计划”,做精做强工业经济“人才发动机”,培育领军人才,招引创新团队,点燃人才创新引擎。今年以来,先后为宛药集团、龙成集团、西泵公司、西排公司、仲景食品公司等38家产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博士6人、硕士38人、本科青年人才2568人。
做好科研院所引才文章。精准校地(企)合作,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借智发展。组织30余家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企业与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大学、江苏大学、湖北化学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郑州大学等19家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共建了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或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借智借力,广纳英才。今年以来,为22家企业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46名。西泵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张洪昌和车勇教授合作,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研发项目,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建立了年产值6亿元的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垄断,开创了产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育才文章。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每年列支3200万元设立人才创新发展基金,扶持奖励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激励人才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了“智汇龙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科技创新团队来西峡转化科技成果的,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启动资金,对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器、科研基地、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的给予100万元经费补助,对企业在外建立“人才飞地”的给予100万元经费补助,对院士工作站给予100万元项目资助,努力营造“创新洼地”。目前,西峡县已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实践基地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