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空壳村”大步走上富裕路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00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23

集体经济“空壳村”大步走上富裕路

--汝州市陵头镇庙湾村三年蝶变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鸿飞文/图

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一个交通闭塞、物流不畅的山村,它曾是一个因发展滞后等原因形成的“信访村”,然而,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两年多来,汝州市陵头镇庙湾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你忍不住去触摸、去探寻它的发展脉络。

--题记以村为家|把“心”驻在村里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更不能停留在规划里、报告里,要落地见效,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每一项工作,听民声、聚民意,驻村就必须“扑下身子”,必须把“心”驻在村里,决不能“浅尝辄止”!把“心”驻在村里,才能与老百姓心连心,吃百家饭、说百姓话、问百姓事,他们才把你当亲人、贴心人,才给你说知心话。

这是河南日报社派驻汝州市陵头镇庙湾村第一书记徐云峰,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千零一夜”驻村日记第35篇《把心驻在村里》中最直击人心的句子。

“多亏了徐书记,才有那么多爱心人士关心俺!”庙湾村孤寡老人朱黑妮说起陵头派出所所长杨要来为她小孙子办户口的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朱黑妮说,这两年,河南日报社的同志们可没少关心她。的确,这两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党支部的同志,累计给她的孙子孙女捐资助学6000元,其中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侯金云一次就给了3000元,此外还有米面油、羽绒服、书包文具等生活物资。

57岁的病残村民毛奇两口子养育了5个学龄孩子,最小的才上幼儿园。一家人挤在3间破房子里,家里人多地少,毛奇偶尔的临时务工收入,也缓解不了经济压力。趁着市主管领导带队到村里调研的机会,驻村工作队和领导们直接入户,在调研现场,市扶贫办、市住建局就考虑予以纳入危房改造项目,进行精准帮扶。如今,两大间宽敞的住房,一下子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驻村工作队也把毛奇家纳入易致贫监测户,定点结对帮扶,通过低保全覆盖、公益性岗位补助、村里临时劳务岗位安排、不定期生活物资慰问帮扶等形式,提高他家的经济收入与生活保障水平,切实把“两不愁三保障”落到实处。

“最值得称道与借鉴的是徐书记驻村以来,开展的入户问卷调查,展现了不一样的驻村工作思路。”陵头镇政府副主任科员、庙湾村片区包片书记王成功,对这一举措深有感触。

王成功说,驻村工作队的两张调查问卷,涵盖了宅基地住房、家庭经济、外出务工、人口结构、重大疾病、低保覆盖状况等方面,无差别、无死角入户调查,并建立村情大数据库,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而绘制的全村各家庭户居住分布图,一下子就把村情数据汇集在几张图纸上,这就是工作创新,也让他们这些基层干部“耳目一新”。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也缓解了各种矛盾,短短三四个月时间,村里的信访问题消失了。建章立制|推动“村级治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学界称为“大国之治”,是中国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全国上下不惜代价“高投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没有完善的乡村治理,从长远来看,从产业振兴到村级发展都是一句空话。

徐云峰说,他驻村以来,没有见过一张制度化的文件,所谓的村级管理,都是口口相传,村干部调解矛盾、处理问题,靠的不是制度,而是一张嘴、一张脸,以及“传统威权”和家族、血缘关系,这也是庙湾村落后的根源所在,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促使庙湾村村级治理制度化体系建设的导火索,源于徐云峰刚驻村那段时间发生的三起邻里纠纷。

村民邢勇照(化名)埋设的浇地水管从邻居邢山斋(化名)家的杨树林地里通过,已经有10多年了,2020年4月初,因为两家有了矛盾,浇地水管被砍断了,村干部协调了近一个月,两家也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近百亩耕地遭受春旱。当年五一假期期间,徐云峰到邢山斋家,开门见山讲道理、说乡亲和邻里的相处之道,最终解决了问题。为此,徐云峰起草并发起制定了《庙湾村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管理办法》,把所有个人埋设、惠及周边群众耕地的水利设施,一律纳入公共设施管理,禁止私自毁坏。

另外两起则是宅基地、耕地纠纷。其一是,村民陈雪琴(化名)和邻居王高才(化名)两家,因马路对面空地上修建的临时厕所,越过了两家宅基地对应中线,而在2020年5月1日那天大打出手。但他们两家争的其实是村集体土地。其二是,村民武小正(化名)家的一小块山坡地,私自卖给城里人做墓地,既违背了有关政策,客观上又减少了村里的耕地面积。为此,经过充分调研,徐云峰起草并发起制定了《庙湾村土地资源管理办法》,明确把所有非确权土地资源收归集体并统一规划处置,严禁非本村居民墓葬占地等。

庙湾村出台的类似制度,还包括《人居环境改造管理办法》《山泉自来水管理办法》《村里矛盾纠纷管理办法》《村民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暂行办法》等,把村级管理纳入制度化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让村级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干部队伍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所有发展迅速的村子,都有一个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队伍,这也凸显了村级治理体系中干部的巨大作用。庙湾村两年多来的快速蝶变,也验证了这一点。

在驻村工作队的督导、带动下,庙湾村“两委”班子,在产业项目发展、厕所改造、雨污管网入地、灾后重建等很多方面,都是先行者,也是村级治理系列制度的践行者,仅2021年就推动落地各类项目21个。

战“疫”期间火线到岗的村党支部书记邢彦飞说,云峰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给庙湾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干部作风转变了,“舍小家为大家”,资金项目落地多了,产业发展了、村集体收入也多了,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乡亲们更有盼头了。

以产兴业|推动强村富民

从脱贫攻坚、小康社会建设到乡村振兴,起着强大支撑作用的就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增收。短短两年多时间,庙湾村孵化落地10个集体经济项目,覆盖全村2/3以上的家庭户,覆盖人口近千人,返乡人员和在家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就业。在经济项目谋划和主导产业培育上,庙湾村已经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强村富民”和“返乡创业就业示范发展”路径。

增收有项目。两年多来,庙湾村先后推动柿子醋酿造、大棚香菇种植、育肥羊养殖、乌鸡养殖、太空桑种植,以及超吨富硒小麦种植、高能玉米种植、高产小米种植等高效农业项目,重点扶持在家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参与项目,着力打造返乡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返乡创业、就业。

以育肥羊项目为例,村里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圈舍、统一购买羔羊、统一喂养技术管理、统一购买草料物资、统一销售成品羊”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兜底投资损失风险,让返乡人员无风险投入,带动增收。2022年4月首批入栏700只育肥羊,村干部带头参与,吸纳10多名返乡人员,以家庭为单位累计投资50多万元参与项目。受疫情影响,这批羊12月上旬才出栏,虽然行情不好,但是由于生态喂养、肉羊品质好,新乡雨轩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全部订单式收购,高出同期市场价格5%,预期投入回报率接近10%,在养殖户大面积销售困难的背景下,尤为不易。

值得一提的还有榆钱儿、洋槐花、柿子醋、花生、花椒、蜂蜜、粉条、柴鸡、柴鸡蛋、香菇、小磨面、玉米糁、小麦仁等土特产规模销售,从家门口收购到车间分装、包装、运输等,几乎涵盖全村一半以上的家庭户,两年来累计销售1万多件,销售额120多万元,增收效应明显。

就业有岗位。庙湾村鼓励返乡人员以及经济困难的家庭劳动力,到村集体发起的经济项目就业增收。以40个香菇大棚项目为例,保鲜冷库、烘干车间和分装生产线、仓储库等配套设施齐全,香菇种植规模达20万袋,年产值近200万元,已逐步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累计吸引10名返乡劳动力承包大棚,带动近百名灵活就业人员务工创收。

另外,庙湾村兴建钢结构厂房、羊场圈舍、道路硬化与修复、雨污管网、防水墙等配套设施,以及村里的卫生保洁、禁烧、防汛、幼儿园安全等岗位,鼓励返乡人员和监测户、困难户一样,积极参与灵活就业、促进增收。仅2022年上半年,就推动近50人参与上述项目就业岗位,累计增收不低于20万元。

创业有扶持。庙湾村通过经济项目调研论证会、第一书记专题讲座、公开党课、专题学习等方式,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返乡人员综合素养,增强返乡人员对村里产业发展的了解;针对返乡创业人员,村里先后协调当地四家银行机构,为村里提供创业项目扶持贷款200多万元,村里的香菇大棚、育肥羊养殖、乌鸡养殖等项目,都有项目扶持贷款的资金。

庙湾村各类项目,累计使用财政资金15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200多万元,外部企业投入、村集体和返乡创业村民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各类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可支配收入30多万元,预期2022年度各项目总产值将超过500万元。

党建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选派省直单位干部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就是要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所驻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建强支部、发展产业、惠及民生、改善村容村貌,把落后村变成小康村!”2021年10月,河南省委组织部驻村办主任王刚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第一书记培训班上的一席话,是对驻村工作最鲜活的阐释。

让年轻人“走近”党组织。这是2020年3月,徐云峰驻村以来,在“三会一课”上强调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改变了庙湾村党支部十多年没有发展党员的状况。

截至2021年上半年,庙湾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进步青年,已超过30人。两年多来,庙湾村共吸纳6名青壮年流动党员回村,推荐5名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对象2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2021年、2022年春节前,庙湾村共销售各种土特产1万余件、累计近100万元,绝大部分产品的称重、分拣、装箱、搬运等工作,都来自这些进步青年的义务奉献。

聚焦民生|改善村容村貌

驻村两年多时间,徐云峰采取“引外援、争项目、谋自筹”三结合模式,全力推动庙湾村农田水利、生活、科教文卫等配套设施项目快速上马,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在17个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村部出行路硬化、太阳能路灯点亮夜空、卫生室竣工,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有保障、废弃学校恢复招生,全村旱厕改造与粪污处理池实现“厕所革命”,雨污水管网入地、户户通连接邻里,高压电路“上山”、百米深水井投产、生产道路硬化、千年河道架桥涵,文化广场、文化舞台与健身器材丰富居民生活,全力以赴完成灾后重建,全方位改造村部办公环境,彻底改变了村里的人居环境、民生设施“原生态”面貌。

值得关注的是,徐云峰带领村“两委”采取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村集体酌情兜底和负责公共区域方式,基本完成全村雨污水管网铺设和户户通道路硬化,硬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铺设管网3000多米。这也充分表明,民生工程抓住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形成良性循环。

报业文化广场落成,广场舞有了舞台。“村部广场的土地,是我民间借贷2分利息流转的河滩荒地,本想着能有个场地就不错了,谁想到有一天还会硬化!”前任村委会主任、人称老村长的徐江水,对村部广场的感情,是其他人难以体会的。

2020年11月中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庙湾村捐助现金15万元,徐云峰立足自力更生建设广场,从附近的矿山企业--汝州和建矿业“化缘”来了650吨石子,又组织村里的施工队,把成本降到最低,硬化广场1600多平方米、村幼儿园出行道路400多平方米。之后,广场上又安装了报业集团所属大河全媒体广告公司赠送的价值10万元的大型党建文化宣传栏,以及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活动舞台等,村民们亲切地称这座广场为“庙湾村报业广场”。乡亲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起来。

两年多来,河南省豫剧二团、小皇后豫剧团,以及附近的民间剧团,多次到“庙湾村报业广场”演出,让庙湾村人无比自豪。

科教文卫进村,小山村沸腾起来。“庙湾村是个长寿村啊,我们那次检查的156个中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和潜在患病风险两个指标加在一起不到30%,是我们近些年所采集样本村中最低的,低于平均样本水平50%!”李中健教授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著名心脑血管专家,2020年11月份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庙湾村义诊。

庙湾村的乡亲忘不了的,还有炎炎夏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党总支组团来村里开展骨科义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中健教授带队的心脑血管、中医、内科、肿瘤等专家义诊。在庙湾村这个远山村落,乡亲们第一次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城大医院专家的免费诊疗服务。

年过七旬的邢扎娃老人激动地说:“多亏徐书记请来了省里的大专家来村里义诊,一个简单的处方,让我老伴看病省了好多钱、也看好了病,周边村的乡亲们也都来咱这儿接受义诊了!”

“乡村振兴就是村里有产业,乡亲们家门口有事干、有钱挣,干部们有盼头!”提起2021年年初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郭献功教授在村里主讲的《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庙湾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同岐记忆犹新,“太精彩了,通俗易懂接地气。”

同时举办的还有“五个一”系列评选颁奖活动--“一个好党员、一个好干部、一个好家庭、一个创业好故事、一个致富好带头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汝州市委组织部、陵头镇党委有关负责人现场为先进人物颁奖。

徐云峰介绍香菇大棚建设情况

转运菌棒

香菇种植让村民们有了挣钱的渠道

为香菇种植基地架设电力线路

省城大医院专家来庙湾村义诊

分装饲料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