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大峪高岭村山水人文溯源(下)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14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13

汝州大峪高岭村山水人文溯源(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尚自昌

高岭村仅存的石屏尚自昌摄

大型原创革命历史曲剧《马英》剧照张鸿飞摄

风卷大峪于红伟摄

红色高岭

红色是太阳光色,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是国人的情结,流动在血脉里,遗传在基因中。

红色文化是共和国的特有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基因,是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血与火的斗争,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是整合、重组、吸收、优化了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成果凝就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走进高岭,山水人文无不带着红红的色彩,无不在述说红色的故事。

星火燎原

1944年4月,日军为赢得太平洋战争,下达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命令,调集四个师团9万余人,在冈村宁次统一指挥下,向豫中发起进攻。国民党40多万守军在汤恩伯指挥下节节败退,不到40天的时间伤亡20多万人,丢失包括汝州城在内的城池近40座,地方政府全面南逃,日军建立伪政府统治。

1944年9月,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从济源渡过黄河,途经新安、宜阳、伊川、登封来到汝州,解放了汝州大峪一带,建立了以大峪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临汝抗日县政府和大峪店抗日区政府,使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与新四军建立的豫皖抗日根据地基本连为一片,切断了日寇的大陆交通线,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全中国的野心,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为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峪抗日根据地一度成为河南抗日的大本营,锻炼和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临汝及豫西地区在1947年率先获得解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包括高岭村在内的大峪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参军参战,成为大峪八路军的有生力量。这支部队在日军投降后,遵照党的指示,跃进大别山,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沃土

高岭村是大峪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临汝抗日县政府的西南前沿,担负着守护根据地西南大门的重任。

高岭古道是大峪抗日根据地对外联系的红色通道,许多道口均由八路军或民兵把守。

辉泉村向南的金沟里古道,通往南部的米庙一带,盘踞米庙的土匪黄万镒时常从这条古道对根据地进行偷袭。如今,辉泉村上年纪的村民至今还记得指挥这个班的一名排长姓王,陕西人。他们说,王排长17岁离开家参加革命,12年没有与家里联系。王排长说,干革命随时都要面对流血牺牲的危险,不和家里通信父母可能认为我不在了,就少些牵挂。等革命胜利如果还活着,再和父母联系,给他们一个惊喜。

一天夜里,王排长从西部袁窑方向执行完任务刚刚返回,山南的头道河民兵来报,有一股土匪在枣树庙村一带抢掠,王排长带领全班战士和民兵赶过去,在战斗中打死了几名土匪,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三天后的一个黑夜,黄万镒带着30多名土匪从辉泉寨东南的龙扒庙南的山沟里摸上山来,企图包围辉泉村将八路军这个班一网打尽。为了村民的安全,王排长迅速带兵出村向南迎击,将土匪引向灌顶山一带,和民兵利用有利地形相互配合,打得土匪不敢露头,仓皇逃跑。自此,黄万镒不敢在这一带活动,山南的头道河村也成立了农会,设立了民兵组织,成为根据地的一部分。

战旗飘扬

八路军在高岭村培养了一支能打善战的民兵队伍,他们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

袁窑阻击战。1944年10月10日晚,驻扎在陵头段子铺村日军据点的日军指挥官调集400多名日伪军,夜间偷袭我根据地。马蹄声惊动巡逻的民兵,民兵开枪阻击,敌人见偷袭不成,缩到许窑村内,天亮向袁窑进攻。我民兵依靠有利地形,与敌人相持到中午。高岭村接到命令迅速组织部队和民兵赶去支援,将敌人包围在许窑村内,打死打伤敌人多人,直到半夜日伪军才得以逃脱。

耧铧山阻击战。1945年3月26日深夜,登封1000多名日伪军沿黄涧河汝登古道经大禹店向南袭击地方抗日武装焦道生部,八路军发现后决定沿途阻击,一则为焦村报信,二则滞缓其进军速度。此一战,孤胆英雄张全成等创造了在石界打死日军3人活捉1人的战绩。辉泉民兵贾丙新奉命与八路军抄近路在石界岭南的耧铧山,袭扰来犯的日伪军,用枪声给焦村报警。

高西坡遭遇战。1945年6月的一天,梁小舟因给八路军的供给作了手脚,部队将其送粮的骡子扣下,梁小舟便当了汉奸。第三天借八路军外出执行任务,梁小舟与汉奸刘金岳的自卫队一起,进犯根据地,在双石垛和高岭西坡被八路军地方武装区干队和高岭村的民兵发现并堵截。在县独立团的支援下,敌人狼狈逃窜。

路泉医院保卫战。1945年7月的一天黄昏,梁小舟组织近百人分两路袭击八路军路泉战地医院。八路军地方武装区干队副队长赵德修带领13名区干队员,及另一部民兵分别把守山口、盐池坡,在大部队增援下将敌人追击到八里之外的玉皇山。

血染的风采

烈士贾金钟

贾金钟,高岭村辉泉村人。大峪抗日根据地建立后,贾金钟参加了高岭村辉泉民兵队,归属县政府第一区干队领导。

1945年农历七月的一天晚上,贾金钟随八路军执行任务,从刘何村杂木沟向见子岭寨包抄,计划消灭盘踞在见子岭寨上的日伪武装。贾金钟路熟走在前面为八路军带路,到见子岭寨下,贾金钟探身观察敌情时,一颗冷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当场牺牲,时年25岁。解决了见子岭寨上的敌人后,战士们把他的遗体抬回辉泉村安葬在他家祖坟中。

女英雄马英

马英是抗日战争时期汝州牺牲的“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马英1919年出生于安庄村长马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0岁那年被染病的父母托人送给头道河村一何姓人家做童养媳。16岁那年,她与丈夫何学在一孔破窑洞里成了亲。

头道河村与辉泉村是南北相邻,多有亲戚往来。大峪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头道河村成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苦大仇深的马英一家参加了革命,丈夫何学被任命为村长,哥哥何进、侄子何永良均参加了民兵组织。头道河村成为根据地最南端的堡垒,马英家成了根据地干部活动的联络站。马英积极为八路军做军鞋、筹军粮,还把八路军一个负伤的侦察排长安排在家里养伤。

1945年7月,土匪黄万镒纠集了数百人分兵两路进犯大峪抗日根据地。马英的丈夫何进带着20多名民兵,在村西头阻击黄万镒手下大队长刘金堂的队伍,掩护乡亲们向辉泉村撤退。当时,马英已经抱着女儿撤到了安全地带,但她忽然想起家中棉套里还藏着一份为八路军筹粮的账单,便返回村里将其取出烧毁。

就在马英准备撤离时,敌人冲进家门,将她带到东安窑审问,想从她口中得知村里共产党员的名单和进步乡亲的名单。马英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守口如瓶,最后被黄万镒拉到麻城寨杀害。那一年,马英年仅26岁。

2021年7月6日,汝州市曲剧团排演的大型原创革命历史剧《马英》公演。2022年7月1日,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马英烈士纪念馆在丰庙村揭牌。

英雄郭金山

郭金山,1906年出生于高岭村剪花口村,1944年11月参加高岭民兵队,被村民选为农会小组长。他带领村民积极实行减租减息,参与倒地活动,给贫苦农民分田分地。

1945年8月20日早上,土匪唐随力、张建功等受黄万镒指派将郭金山围困家中,开枪击伤,壮烈牺牲。郭金山的母亲在与土匪拼命时,被打死在磨道里。

农会主席何社

何社是高岭村东坡村人,大峪抗日根据地建立后被推举为临汝抗日县政府第一区马鞍驼村农会主席,辖区为高岭北部几个自然村。

东坡村地主何金立,在1942年那个罕见的灾荒之年,从贫苦农民手中以低廉价格巧取豪夺大量土地。倒地运动中,何社带领农民群众要求何金立退还被掠夺去的土地。何金立拒不退还,受到临汝抗日县政府县长党峰的严厉警告,并强令其倒出土地。工作组撤离后,何金立扬言要杀死何社,还与袁窑村的梁小舟、梁叙臣勾结在一起,破坏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临汝抗日县政府根据何金立的罪行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召开群众大会,将何金立依法枪决。

日本投降后,驻守根据地的河南军区及下属各个支队,奉命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会合。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地主武装立即向留下来的党员、干部进行疯狂反扑。在何金立之子何克的带领下,土匪在马鞍驼村绑架了何社,把他吊在树上,背上放个磨盘,但何社仍坚贞不屈,土匪们无计可施,便把何社押往辉泉村吊在赵文忠家的屋梁上活活打死。

烈士何增

何增,1904年出生在高岭村北坡村,1944年10月,参加了高岭民兵队,因作战勇敢成为一名区干队战士。

1945年10月的一天夜里,他奉命和10多名民兵守卫高岭村双石垛寨。子夜时分,袁窑地主反动武装大队长梁金龙、中队长高金灵带着土匪30多人,摸哨进入寨内。41岁的何增和民兵董文聚、赵科在战斗中牺牲。

烈士董文聚、赵科

董文聚,1909年出生于汝州市小屯镇路寨村,10多岁时,随母亲到同丰村李沟南窑村和继父赵保一起生活,1944年10月,参加了李沟民兵队。

1945年10月,董文聚和同村民兵赵科及区干队战士何增等10多人,奉命守卫高岭村双石垛寨,在与偷袭土匪的战斗中身中两枪牺牲。

赵科,1906年出生于同丰村李沟南窑村。1944年10月,受二弟赵德修参加革命的影响,赵科参加了同丰村李沟民兵队。同年冬天,一名八路军伤员被安置在赵科家中,赵科照顾伤员亲如兄弟,直到伤员归队。

1945年10月,在守卫高岭村双石垛寨的战斗中,胸部三处中弹后牺牲。

红色永续

走进高岭,映入眼帘的是那块巨大的采自高岭山巅的紫红色石屏,石屏上“红色高岭”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高岭村两层办公楼东是高岭村乡村大舞台,红色的台顶在四周绿色的映衬下格外红亮。楼前广场的亭、廊、石、坊,与主楼、戏台相得益彰。广场四周花艳树绿,翠竹成墙。广场和楼台外围是依山就势打造的乡村游园,与游园隔路相望的是休闲健身兼停车用的四方院落,同样是环境优美绿植成行。这是脱贫攻坚伟大战役和乡村振兴战略,及大峪镇发展全域旅游带来的变化。

行走高岭,走的是南北宽阔的水泥路道,是联通8个自然村的水泥路基,汽车可以不沾泥开到各家门前。

九个数百年的聚落,九群数百年的老屋,九攒数百年的古树,九多数百年的乡愁,那是数百年代代相传的战天斗地的故事,那是红色文化基因的不断进化。

行走高岭,如读历史。

让红色文化赓续,让红色光芒永亮,《高岭村志》已总结了前人的成就,期待的是华美续篇。

我一直很欣赏汝州学者龚延民先生行走高岭后写下的《高岭赋》,附其后让其赋予高岭前行的力量。

汝北有箕山,箕山有高岭焉。

大峪古村,南宋肇端,东接雷泉,西邻龙潭,巨蟒横亘,古道蜿蜒,翠峰峻拔,堡垒壮观。

居高之岭,雄视远瞻。北起摩天,南至辉泉,一岭逶迤颠连,分水洗耳黄涧,先人傍山临沟,辛勤耕耘年年。曹孟贾赵,郭董何王,马孔于李,杨刘甄闫,犁土操石,比邻并肩。能工巧匠,妙手非凡,圈窑筑桥,四方称赞;豫剧演出,念唱清婉,坚持岁久,卓越戏班。十一村组,亲朋友善,守望相助,共建家园。

风光之岭,景云彤丹。海江孤堆,高耸门扇;女娲剪豁,炼石补天;石楼赤紫,关顶近前,保安古寨,汝海尽览。双石垛寨,鼓荡山岚,抗战哨所,扼守艰险。祖师顶、康庙岭、奇石坡、仙爷洞、大石窑、高岭寨、双乳峰,慷慨兴叹,豪情无限。石庙座座,敬祀庄严;神泉海眼,江河通贯;八池凹槽,蓄水清浅,苇园芦秆,菁菁丰繁。皂角映镜,佳偶拜天;老橿大槐,冠盖巨伞。一宵倾盆,山顶涌澜,七日狂风,地出涓涓。

英雄之岭,红旗漫卷。皮徐豫西支队,歼击日寇匪顽,抗日人民政府,革命火炬点燃。农会主席何社,投身倒地运动,保守党的秘密,忍受百般酷刑,胸中浩然正气,至死铁骨铮铮。贾金钟、郭金山、何增、赵科、王富德、郭庄、董文聚,烈士碧血,大地花红。抗战老兵贾天保、贾禄斌,功勋授衔;援朝战士孟长春、何长申,载誉归田。高岭儿女,光荣传统,各行各业,先进立功。质朴淳厚,行动在前,爱党爱国,赤诚奉献。

希望之岭,日月金灿。乡村振兴,立志宏远。地域特色,强力彰显。山川草石,优良资产,农林牧游,综合发展。椒香袭人,牛羊千群,万巢蜂飞,百家鹤鸣,奇花美妍,佳木葱茏,文旅打卡胜地,召唤四海宾朋,看古堡焕发生机,新时代锦绣前程。

赞曰:红色高岭,风起云涌,几多先贤,辈出英雄;继往开来,勇做先锋!

(作者为汝州市融媒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