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有好人安阳县白璧镇 镇村干部敲门入户话招商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支小分队奔赴全国招商图片新闻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禹州市齐心创“五星”同奔共富路兰考县 探索“幸福养老”新模式洛阳经开区跻身国家级经开区百强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2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08

户户有好人

原阳县创新典型选树高质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贺洪强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黄河博大的胸怀,孕育出了善良、大义的原阳“好人”。这里有同为“中国好人”,“割皮救女”的李志峰和“割皮救父”的李红星;有为阻止精神病人持刀砍人,知险而上,身中数刀,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李清堂;有公婆、大哥、二哥或患病或残疾,多年来坚持孝敬老人、照顾家人的路梅凤……

“好人”频出,源于原阳县高质量打造农村文明高地的孜孜追求。原阳县自古尚善崇德,乡贤义士受人尊重,近年来好人好事接连涌现,从去年10月起,该县创新开展“户户有好人”评选活动,鼓励家家选“好人”,全县63万名群众,共计15万户挂上了“好人”红牌,时代新风劲吹广袤大地。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富有越来越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任务。”原阳县委书记刘兵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踏上新征程,原阳县以“户户有好人”活动为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文明原阳、善良原阳、平安原阳建设水平。

文化集成的生动体现

在原阳这片热土上,不乏忠孝节义的历史名人:“知恩图报”的西汉丞相张苍、名扬古今的“毛遂自荐”者毛遂、“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宰相娄师德、“解衣请代”替兄受罚的韦嗣立……

文化的沉淀和思想的火焰浇铸出鲜明的品格,这些“好人”故事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发育成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浸润滋养着一代代原阳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借力这浩荡东风,原阳县迅速掀起“户户有好人”的评选热潮,以此不断挖掘、守护、传承先人们留下来的思想富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强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号角,在原阳全面吹响。

1月12日,原阳县13个乡镇(街道)同日举办了仪式,为评选出的“好人”家门口挂上了醒目的红色牌。

官厂镇鲁厂村的鲁倩,3年前辞去郑州的教师工作,将母亲从瘫痪在床照顾到生活可以自理。“俺妞受委屈了,这是‘官方’的肯定!”望着“好儿女”的牌子,鲁倩的母亲眼含热泪。

“好人”的范围很广,类型很多。通过深入研究阐释“好人”美德,原阳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户户有好人”评选中实施“16+N”选树模式,常设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儿女、好妯娌、好学生等16类身边好人,同时鼓励各村根据自身实际自由设置好木匠、好焊工、好村医等“N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好称号。

“好好学习才对得起这个称号和关心我的人。”靳堂乡菜园张村郭晨星说,他家门口也挂上了“好学生”的牌子。虽然父母残疾,家里是低保户,但郭晨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他学习刻苦,乐观积极,去年考入郑州大学,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

精神的力量,深远持久;文明的魅力,浸润人心。

当下,原阳县的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道德新风尚不断涌现,凡人善举不断擦亮“原阳好人”名片,一块块红艳艳的牌子成为博浪大地上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向善之美、诚信之美、奉献之美和担当之美不断绽放。

“这样的守正创新,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原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东发表示,“户户有好人”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原阳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在全社会弘扬。

“五星”创建的全新载体

“户户有好人”燃起的星星之火,逐渐汇聚走向熠熠生辉,成为原阳乡村发展进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能,默默提供充沛的养分、深沉的力量。

一块“乡村光荣榜”,成了原兴街道牛井村在“五星”支部创建过程当中的“强心针”。“好人”挂牌后,牛井村挑选8位代表在村委会院里张榜公示,扩大榜样影响力。

如何实现“户户有好人”?原阳通过群众自荐、相互推荐的方式,坚持所有家庭全覆盖,让群众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要求各行政村要在村里显著位置设“乡村光荣榜”,有条件的村要利用“村晚”、饺子宴等形式对评选出的好人进行集中表彰。

牛井村村民王发青今年70岁,年纪虽大干劲不减。王发青老伴已去世,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她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还料理着5亩果树。“户户有好人”的评选一开始,王发青的儿媳妇就给村党支部书记蔺红打来了电话:“一定要给俺家发个‘好婆婆’!”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热情,原阳县对评选出的好人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注册了专门的抖音号、视频号,原阳县委宣传部也开通了“原阳好人”视频号发布短视频,讲述身边好人的暖心故事,全面做好推广。

就这样,踊跃当“好人”的例子在牛井村频出,消除了一场场家庭隐形纠纷,化解了一次次的邻里矛盾,增多了一个个凡人善举,村里创建“五星”支部中的“文明幸福星”可谓“手到擒来”。

“我的精气神儿也跟着不一样了。”蔺红告诉记者,村里人也推荐她成了“好支书”。“大家伙选的,工作再原地踏步是真的丢人。”蔺红快人快语。

蔺红的“怕丢人”在“五星”支部创建中体现了。原计划创“三星”的牛井村,现在计划再添上一个“产业兴旺星”,身为城郊村,村里计划引导村民入股,盘活废弃厂房盖门面房,并借力原阳县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迅猛势头成立运输车队,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0万元。

“户户有好人”是发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却成为原阳县“五星”支部创建的全新载体,并助力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重塑农村道德体系建设,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原阳县副县长、太平镇党委书记李燚深有感触。“我们共选树好人9000余名,组织了10余场大型挂牌仪式,群众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李燚介绍,如今镇里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越来越浓,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

正如原阳县委书记刘兵所说:“我们将不断深化评选活动,努力在全县实现‘户户有好人、家家办好事、人人传递正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人人向上”的社会实践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原阳“户户有好人”的故事越来越动人。

你养我小,我护你老。“只要我爸的命能保住,献再多的皮都可以。”去年,齐街镇瓜李村小伙儿李红星,捐出头皮移植给因煤气罐意外爆炸,全身烧伤面积达70%的父亲。

李红星的事迹令人感动、钦佩。在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上,他荣获“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为还清此前因治疗欠下的债务,李红星带着父亲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没回家,村党支部书记李书亮主动将“好儿女”的牌子挂在了他家门口。“红星的优秀品质,感染影响着全村甚至周边村的乡亲们,这牌必须给!”李书亮说。

自我推荐、互相推荐,“户户有好人”活动突出群众在典型选树中的自主权和主体性,两股力量相生相长,促进了农村道德体系的重塑,助力“人人向上”。

今年1月份,太平镇黄庄村推动“好人”挂牌,牌子分批制作。因为长期住在县城,老党员曹广群是较晚挂牌的一户。“啥时候到呀?大家伙都挂上了。”回家不见牌子,曹广群就会找村党支部书记曹小珂“要牌”,最终如愿在家门口挂上了“好党员”。

争当“好人”,成了原阳县的新风尚、新民俗。

“我开车给你送苗!”眼下,正值番茄苗的定植期,葛埠口乡白寨村的种植大户丁远征开着自己的小货车穿梭在原阳各乡镇。“好多都是新客户,亲自去送能多说些种植注意事项。”丁远征说,现在他在白寨村发展了40多亩温室大棚,除了卖番茄、黄瓜、辣椒,还育苗销售,已经带动140多户乡亲靠蔬菜种植致富。丁远征被评为“创业好青年”。

王山峰也是十里八乡认可的“好人”。他是靳堂乡曹庄村的村医,全村从黄河滩区搬进了县城边的同德苑社区后,外村的病人更多了。“医术好医德更好,曾无偿给村里和全乡捐了三万多块钱的中药汤剂。”村党支部书记娄彦卫说,王山峰的“好村医”实至名归。

门口挂上牌,群众笑开颜,但评上“好人”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原阳县考虑“好人”前两年的覆盖率在100%,第三年以后每年的覆盖率控制在90%以内,第四年考虑覆盖率控制在80%以内,让大多数的先进带极少数的后进,使后进奋勇争先的局面日渐形成。

“五大转变”夯实“好人之城”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越来越多的原阳人接过“好人接力棒”,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实现了从“原阳好人”到“好人之城”,改变势如破竹,典型选树的长效机制逐渐建立,相较过去,实现了“五大转变”。

--由“特殊性”向“寻常性”转变。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系列“特殊人物”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原阳不断拓展“户户有好人”选树的类别和领域,实施“16+N”选树模式,让每个农民群众都能找到自身独特的闪光点和价值感,找准目标、对标看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真正让好人选树“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严格型”向“宽容型”转变。在“户户有好人”人物选树时,改变过去的各级部门严格把关的要求,不设门槛、简化条件,自己说好就可申报、群众说好就可参评。以户为单位,本着宽容包容的原则,按照群众自主推荐、村民评议、村级组织审议、乡镇审核确定、县级集中选树的程序,自下而上、层层递进、全域覆盖开展好人评选活动。

--由“典型性”向“通俗性”转变。坚持眼睛向下、注重基层,建好建强村级基层选树组织,引导村“两委”联合“四会”组织、“五老”人员、乡贤长者等成立专门评选委员会,注重用“放大镜”看先进特质、用“显微镜”看事迹表现,不吹毛求疵、不以瑕掩瑜,把握主流表现、核心品格、关键特质,让群众推、群众评、群众夸,把选树典型的过程转化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过程。

--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过去的评选活动,荣誉称号往往被分配,不敢公开,群众有意见,荣誉称号获得者精神上被动,怕别人说三道四,直接与群众形成了隔阂。“户户有好人”选树活动,以户为单位,把最亮的一面展示出来,是群众主动把自己家人推出来的,群众对自家的好人荣誉称号格外珍惜。

--由“极少数”向“大多数”转变。着眼改变过去“少带多”“小拉大”“干部评、群众看、谁先进谁干”的局面,通过由全覆盖到逐步收窄的路径,避免“小马拉大车”的弊端。通过“家家申报、户户挂牌、村村观摩”的方式推进,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其中,以多带少。

争先恐后的选树工作局面逐渐形成:

“要是没评上好人,俺儿子媳妇估计都难娶!”评选时,原兴街道南街社区一户群众找到村干部,生怕挂不上牌;

“感谢‘户户有好人’评选,要不俺们一辈子也难见个荣誉!”大宾镇马大宾村头几位上年纪的村民既兴奋又感动;

有些事更是成了寻常。婆婆想让家里挂“好媳妇”的牌,媳妇却要认领“好婆婆”;有群众觉得自家“好人”多,找到村干部申请牌子能不能挂两个。

…………

让真善美占领主阵地、让正能量成为主旋律,原阳步步为营。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归根到底是为百姓谋福祉。下一步原阳县将继续推进“户户有好人”活动走深向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让原阳儿女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点评

基层治理的方法论范例

□王民选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原阳县委一班人在既理解其重要性,又把握其规律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抓住培养“好人”群体、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这个牛角,探索出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方法。

一是把个体性推动成为群体性。个性蕴涵在共性之中。原阳县委宣传部开通了“原阳好人”视频号,把对个体人的激励扩大为对群体的传导激活,让“好人”走进千千万万人的视野,成为引领向善的身边人,形成人人--户户--村村--乡乡同心圆扩散波,群体向好意识被层层唤醒,一批又一批的“好人”就这样接连涌现了。

二是把点的自发推进成为面的自觉。通过实施“16+N”选树模式,点的存续变成了面的拓展,个人的自发追求被周围群体认可的同时,扩大成为连带成片的共同自觉行为。全县“户户有好人”选树的类别和领域的拓宽,使共计15万户各类“好人”家门口挂上了牌子,家庭挣到了面子,左邻右舍看到了样子,进而也拓展了从管理到治理再到自立自理的农村基层治理路子。

三是把上级层层抓传导变成基层村民的家家自主推。原阳县委书记的表述很符合“文化反哺”理论。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论”,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同辈人之间学习,而后喻文化理论,则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过程。原阳县的做法,就是充分发挥了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让点散射成为面,把个性因子聚合成为共性势能,从而达成了治理的低成本高效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