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康帆杨振辉)“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后,学了技能,拿了证书,现在村里聘请我当红色旅游讲解员,一月工资两千多元,以前想都不敢想……”2月8日,在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村,村民杜平阁高兴地说。在淅川,像杜平阁一样通过培训富了脑袋、鼓了钱袋的人还有很多。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作为一项稳定就业、惠民利民的重要民生工程,承载着渠首农民依技致富的梦想。面对产业基础薄弱,技能人才匮乏的短板,我们扛稳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重担,围绕推动工业制造、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人人持证‘小切口’解决民生改善‘大问题’。”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为切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走深走实,提升群众就业技能,淅川县抓准对象、精准方向、选准平台,全方位开展特色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淅川县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摸排16至59周岁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等情况,全面厘清符合条件的群众底子,建立培训台账,优先选择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从事县内重点产业的群众,有针对性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淅川县立足县情,以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新型建材、新材料“四大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和文旅兴县、乡村振兴等工作为重点,精准选择工业制造、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建立了“四大综合培训基地”和“四大评价机构”,并在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下,同步建设基本覆盖行业内普通工种、具备技能评价取证能力的评价机构15家,确保有培训意向的都能接受培训,培训合格的都能持证,为淅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针对城乡劳动力,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针对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在偏远乡村,开展‘送培训’进乡村活动……”淅川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本贵介绍,该县统筹2所职业院校、县内120多家企业和9家社会培训机构,根据因地制宜、贴近群众、分类培训的原则,采取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培训,全方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以就业促进群众增收。
围绕激发各方参与技能培训和评价的积极性,淅川县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激励力度,分别给予新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技能评价机构3万元和2万元创建补贴,提升企业创建培训评价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立薪酬分配制度,将技能等级与工资薪酬挂钩,激发产业工人积极参与技能评价工作。在行政审批、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技能人才数与从业人员数挂钩,形成准入先决条件,强化技能人才支撑作用。
2022年,淅川县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309人,实现城镇新就业2.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8万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做法受到省人社厅表彰,并作为典型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