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汤清波
小麦是我省乃至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入春以来,小麦生长发育进入了关键时期,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小麦病虫害也开始蠢蠢欲动。因此,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
防控策略
专家预测,2023年我省小麦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赤霉病、条锈病在豫南偏重流行风险高,麦蚜、麦蜘蛛田间基数高,防控压力大。尤其在2023年春节以后,我省部分地区温度低于往年同期,降水也比常年同期减少,部分地区的麦田呈现一定程度的旱情。低温与干旱的叠加使麦苗尤其是弱苗对病虫害的抗性下降。因此,“防冻抗旱”是小麦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我省小麦春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加强预测预报,科学制订防治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强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做到“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压低春季病虫害的发生基数,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为小麦丰产和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防控措施
我省小麦主要的病虫害是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金针虫等,局部地区有零星的全蚀病、根腐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等病虫害。在这些病虫害中,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为害频率增加,土传病害、茎基腐病等呈加重趋势,小麦吸浆虫的为害呈减轻趋势。
小麦条锈病对于小麦条锈病,须持续监控,及早发现和控制发病中心。尤其进入3月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在菌源较多的地区极可能形成流行。小麦条锈病可在小麦叶片上形成长条状褪绿黄斑,上面布满颗粒状椭圆形孢子堆,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随风传播,严重者7天可侵染至整个田块。小麦条锈病在苗期即可侵染,在抽穗扬花前达到高峰。在防治措施上,在加强小麦水肥管理以促进小麦抗病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化学防治。对于菌源较多的田块,可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前分别施药1次,选用三唑类杀菌剂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喷雾防治,如腈菌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当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达0.5%~1%时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以防止病害的流行。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引起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等危害,还可引起小麦倒伏。小麦春季拔节后植株基部叶鞘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呈浅褐色的云纹状斑,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小麦播种过早、施氮肥过多、重茬种植、病原累及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三唑类杀菌剂等喷施麦苗茎基部,每7~10天喷药一次,根据病情连喷2~3次,同时兼治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菌源在田间玉米秸秆或水稻秸秆等作物残体上存活,春季形成孢子,经雨水、气流等侵入扬花期的小麦穗部,小麦灌浆至乳熟期显现症状,在河南小麦区大多表现为“白穗”,湿度大时麦穗表面产生红色霉层,籽粒秕呈现红色或白色。小麦赤霉病不仅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而且会产生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我省豫西、豫南是赤霉病的风险区。因此,科学预报并做好防治,是小麦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之一。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一是防治时期,小麦齐穗至盛花期这5~7天是赤霉病防治的窗口期,即我们常说的“见花打药”;二是选准药剂,可用戊唑醇、己唑醇、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氟唑菌酰、叶菌唑、多菌灵、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杀菌剂等单剂或复配制剂,按说明书用量加水喷雾;三是提高喷雾质量,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穗子不受赤霉病菌侵染。施药后6小时内有降雨,可在雨停后再打一遍。如果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须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用药。
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茎基腐病是多种菌源混合侵染引起的病害,小麦苗期即可被侵染,易引起烂种、根部腐烂和死苗。病害侵染后期,病株会产生白穗,小麦籽粒瘪瘦或无籽实。严重时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能够对小麦产量产生极大影响,近年来发生呈严重趋势。缺乏抗病品种、干旱、秸秆还田和施肥不科学能够加重茎基腐病的发生和流行。除了小麦种子处理以外,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是小麦茎基腐病防治的最后一个有利时期,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如含有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嘧菌酯等成分的药剂喷施小麦茎基部。在采用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等喷雾防治茎基腐病的同时,可起到兼防预防返青期纹枯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作用。施药时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
小麦虫害据预测,小麦蚜虫在黄淮海麦区呈偏重至大发生趋势,麦蜘蛛中等发生,地下害虫、一代黏虫、吸浆虫、土蝗等害虫呈零星的轻度发生趋势。麦蜘蛛平均33cm行长螨量200头或每株有螨6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农药喷雾防治。对于未经种子处理的麦田,返青后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10%时,可结合锄地用辛硫磷配成毒土撒施,先撒施后锄地防效更好。在化学防治的同时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生态环境,优先使用选择性农药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品种与剂型,如抗蚜威、噻虫嗪、啶虫脒、印楝素、绿僵菌等,尽量避免在天敌昆虫的卵期和幼虫期施药。
杂草春季是麦田除草的最佳时期,重点防治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菵草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猪殃殃、牛繁缕、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可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选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