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左前方就是灌溉深井
白菜种苗
张晓伟(右)、王吉庆在铺设滴灌带
□张鸿飞王国锋文/图
“咋样,是不是长高了,也绿了一点儿?”
“哪儿有那么快,昨天上午才浇了第一次水。”
2月20日(周一),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但阳光却反其道而行,洒满了汝州的山川。一大早,大峪镇刘何村第一书记王益民就驱车赶回村里,拉着村党支部书记刘保社、驻村工作队员刘亚杰,到试验田里查看忙碌了好几天才栽种下的白菜种苗。
这片试验田很不起眼,不足2亩。但就是这片看上去不起眼,按单双畦分开栽种的18畦父本、18畦母本白菜种苗,生长发散的是农业科学家孜孜追求的“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以及殚精竭虑、亲力亲为的赤子情怀,也承载和孕育着老区人民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希望。
“张晓伟研究员说,如果试种成功了,繁种基地会扩大到100亩。”王益民说。
张晓伟在我国十字花科蔬菜小孢子育种界声名显赫,手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
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6个、发明专利4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
2月17日,听闻刘何村人踏着泥泞,已将用作试验田的地块整理了一半,张晓伟便急不可耐地和助手、省农科院园艺所叶类蔬菜研究室副主任魏小春博士,带上根须缠裹着基质的白菜种苗,驱车赶到了刘何村。
一同抵达的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吉庆。他可是张晓伟与大峪镇方面开展合作,建设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构建“北济源南大峪”格局的牵线搭桥人。40年前,他从刘何村考入当时的河南农学院,如今的河南农业大学。(相关报道见河南日报农村版1月12日1版头题《小刘何来了“大专家”》)
原以为闻名遐迩的农业科学家在科研和讲坛上是一把好手,没想到在田间地头也是把好手。2月17日那天,从整理土地到起畦、耙平、栽苗,再到铺设滴灌设施、覆地膜压地膜,张晓伟和助手魏小春的一番示范指导,其娴熟程度,令在场的二三十名村民心服口服。
对于王吉庆的评价,机手何保信的一句“功夫还没丢”,便是最高的夸赞。“我每年都要种菜,功夫丢不了。”挥着锄头起沟的王吉庆,头也顾不上抬地回答道。
张晓伟说,原本他们前两天就要来,但电话联系后了解到,因为前些日子的雨雪,土壤湿度太大无法整理土地,就改了时间。
赖着不走的恶劣天气,“烤焦”了张晓伟、王吉庆、魏小春,也急得刘何村人直跺脚。
2月16日,看着湿漉漉的、种植过艾草的4亩地可以下脚了,刘保社便和张春红等3名村干部、机手何保信,带着工具、开着手扶拖拉机来到了地里,撒肥、犁地、耙地,第二天起畦。
“父本母本分开栽,可别弄混。”按张晓伟的安排和要求,魏小春带人先将“娃2A”白菜种苗从车里搬到了地头。
“高畦,畦面宽60厘米到70厘米,面要平。苗分两行,太靠外,根出来了,太靠里,两行搅到一起去了。”张晓伟强调说,种菜和种麦子不一样,种麦子一亩地几十万株,种菜一亩地一棵是一棵。
眼看日头西斜,张晓伟、王吉庆、魏小春加快了工作进度,在左边第1畦开始示范栽苗。
“种下苗子,就是种下希望。”魏小春一边示范,一边说道,令一旁的张春红不由得抬眼偷偷学艺。
离开刘何村时,张晓伟嘱咐魏小春拿出一红一白两个标签,分别写上“娃2A”“娃2B”拴到树枝上,插在第1畦、第2畦的地头,以示单双号区别,提醒村民避免出现失误,毕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扫描二维码
看《小刘何来了“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