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农食融合”成就百亿产业集群曹兰英 “逼”村民养牛过上“牛”日子乘两会东风多种粮种好粮让农田变成增收“聚宝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开幕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4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06

临颍“农食融合”成就百亿产业集群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王利生

初春时节,漯河临颍,72万亩冬小麦已经进入返青期,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3月3日,记者在临颍县王岗镇5G“麦椒套种”基地看到,无人播种机种下的麦苗队列齐整,像是用线绷过一样直,每隔三行小麦中间留下的空隙,等着辣椒来“填空”。

王岗镇素有“中国辣椒第一镇”之誉,这里有30年的“麦椒套种”传统模式,老把式、新行家不断涌现。

眼下,正是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多架植保无人机进行杀虫杀菌、喷洒叶面肥作业。麦田里,预留的空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进行辣椒试播种。

“无人驾驶拖拉机这样走上一趟,可以同时完成三项工作,铺设滴灌带、铺设地膜、播辣椒种子。像播种的这些株距、行距,播种的数量,甚至还有播种的深度都是经过计算,然后才在这儿实施无人作业的。”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偌飞说。

近年来,临颍县聚焦“稳粮、建链、增收”,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麦椒套种、农食融合”模式,大力推广高标准化5G“麦椒套种”,探索走出了一条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粮”“经”争地矛盾,临颍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并组织开展了不同套种模式的配套技术研究,逐步确立了以麦椒套种为核心的种植模式,形成了三夏“麦倒一片绿”、三秋“田间一片红”的临颍独特景象。通过对多年种植模式试验数据分析,麦套小辣椒模式下小麦产量保持在400~ 500公斤,小辣椒亩产350公斤左右(干辣椒),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比传统的种植模式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较好实现了稳粮与增收相统一。

目前,临颍县辣椒种植面积44.3万亩,其中标准化麦椒套作种植区30万亩,年产量13.7万吨,成为豫中南最大的小辣椒产销集散地,带动12万辣椒种植、储存、加工、交易人员就业增收,辣椒已成为临颍种植业的第一富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此基础上,临颍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产业链优势企业及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所,把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辣椒种植充分结合,利用“5G+智慧农业”,持续推进辣椒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研发出5G无人驾驶拖拉机、辣椒直播机、移栽机、喷药植保机、收获机等专用机械,有效解决了传统辣椒移栽、喷药施肥、收获等主要依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老大难”问题。

如今,在临颍,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1人可管理500亩农田。相对人工种植,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病虫害损失减少70%,农药使用量降低60%,每亩降低成本500元以上。

通过“5G+智慧农业”实现增产增效降本的同时,临颍县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辣椒产业转型提质、“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三链同构、农食融合”。

“五个打通”延伸产业链。依托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业种植与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大健康产业、色素提取产业、电商物流产业“五个打通”,引进培育食品加工企业120多家,构建了小麦、辣椒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全产业链,培育形成了面制品、调味品、大健康、烘焙膨化四个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年产值近400亿元,入围河南省最具竞争力“百亿产业集群”。

品牌培育提升价值链。临颍县培育食品行业中国驰名商标17件、省级著名商标38件、河南省名牌产品11个,注册有“临颍辣椒”“颍山红”“颍川田园公社”“绿隆”“田老大”等辣椒产业商标。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核心区王岗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辣椒第一镇。

产销衔接打造供应链。临颍县政府与颐海国际、老干妈等企业达成年收购15万亩辣椒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引进中国供销·辣椒电商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中部地区最大辣椒冷库群,形成了豫中南最大辣椒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全县年加工辣椒16万吨,年冷藏库存35万吨,为临颍县休闲食品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