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张斌文/图
3月5日,记者走进修武县郇封镇兰封村民办鞋帮厂,只见14名女工正在娴熟地操作加工设备,各道工序严谨规范,车间环境一尘不染,悬挂着的“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金色牌匾分外亮眼。
“这里曾是废弃学校,为盘活闲置资产、带领村民致富,我在2019年引进了这个项目。”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该村党支部书记薛冬青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今,女工们的月收入超过2000元,姐妹们在家门口挣上了‘稳当钱’!”
2019年,当时42岁的薛冬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还不满一年。
兰封村扼守修武南大门,位于两县交界地带,东、西、南三面被武陟县“包围”。特殊的区位令村庄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几任村“两委”班子都试图“突围”,但收效甚微。
“兰封村不是修武的‘飞地’,要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高地’!”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伊始,薛冬青就下定了决心。
精神固然可嘉,但“突围”谈何容易!就拿群众牢骚满天的村庄养殖区管理问题来说,就曾让薛冬青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早在2002年,为规范村内养殖业发展,村支部利用30亩撂荒地划定养殖区,引导养殖户在此区域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致使部分养殖户“霸占”了更好的位置和更多的土地。其他养殖户认为村支部没有“一碗水端平”,不愿缴纳养殖区承租费,村集体也就失去了一条增收渠道。
薛冬青把支部党员召集起来,“一对一”“点对点”地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摆事实、讲依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她本人更是亲自分包“难缠户”,吃过“闭门羹”、听过难听话、被戳“脊梁骨”,可丝毫没有动摇“兰封村要成为乡村振兴‘高地’”的决心。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村支部拿出了新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捋顺了长期以来混乱无序的集体资产,保障了8.9万元/年的集体收入。
经此一战,薛冬青赢得了民心,也奠定了本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去年,该村从郑州市引进了“货”行千里总部经济项目,为该镇招商引资和本村产业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薛冬青的成绩,党组织看在眼里。去年,她被郇封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招录考试。薛冬青不负众望,从6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一举考取焦作市第一名,实现了从“村官”到“乡官”、从“草根”到“状元”的华丽“逆袭”!
有着4年民办教师经历的薛冬青,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妈妈。不久前,她的儿子顺利考取了青岛大学研究生。母子“状元”一时成为全村佳话,乡亲们纷纷送上祝福,也担心他们的女书记“高升”后,不再当村里的“父母官”。
“我是兰封村土生土长的闺女,只要大家信任,我就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上为大家服务到底!”面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薛冬青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