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致富菇”丰收 年产值超6000万元从0到1“无中生有”发展产业图片新闻图片新闻“西瓜嫁接育苗”助农增收致富蔬菜轮番种月月不断供大棚绿意浓致富劲头足紫叶莴笋俏销四方水产养殖助民增收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60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1

叶县龙泉乡

“致富菇”丰收 年产值超6000万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王涵儒陈亚飞)3月12日,记者在叶县龙泉乡娄樊村香菇种植基地看到,标准化大棚有序排列,一袋袋菌棒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一簇簇纹路清晰、色泽鲜明的花菇长势喜人,十几名工人正在采摘、分拣、装箱准备外运销售。

“目前,我们村有食用菌种植大棚22座,一次可容纳20万袋菌棒左右,年产鲜菇20万公斤,产值200万元,可带动20名村民就近就业。”娄樊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芳说。

与此同时,该乡绿筑菌业、北大营村香菇种植基地等也迎来香菇采收季。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2018年以来,龙泉乡按照“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把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作为兴乡富民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批组织食用菌种植农户外出培训学习,开阔眼界,了解市场;诚招规模化食用菌企业入驻龙泉乡,带动村民发展高端菌菇种植。同时,借助村集体经济发展东风,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村共建、抱团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让更多群众参与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上。该乡专门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组织,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用好用活政策,集中整合资源,开展“保姆式”服务,重点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技术、资金等问题,加速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棚里干活,离家近,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还能收入2000多元。”娄樊村香菇种植基地务工人员王爱红高兴地说。

目前,龙泉乡已形成集菌菇种植、加工、销售及菌种研发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年产各类菌菇450万公斤,产值达6300万元,实现“鲜菇内销、干菇外销”的双循环创收模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