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做实大文章“八大名山头”茶叶皆可溯源《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出版发行淅川起步提速开局争先桐柏砥砺再扬帆奋进正当时图片新闻兰考开通至北京特色农产品直通车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6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8

小切口做实大文章

--洛阳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张君

牡丹三月开,河洛百事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而早在2021年9月,洛阳市委就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对标对表“五大振兴”细化实化,创造性提出具有洛阳特色的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即坚守防止返贫一条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强化党的领导一项保障,吹响了乡村振兴“集结号”。

2022年,洛阳市委具体提出了“牛羊产业发展、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拓展提升”3项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151”乡村振兴工作举措落实。

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近年来,洛阳分级分类、部署具体、压茬推进、时效突出,以务实的战术推进乡村振兴大战略,不断取得新战果,河洛大地处处响彻乡村振兴强音。

乡村产业从特色做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洛阳市聚焦高质、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立足“土、特、产”,做特色、做实体、做产业。

3月21日,河南省首家具备“线下线上同步交易”职能的“牛交所”在嵩县挂牌运营。

“嵩县建立‘牛交所’为我们养牛户提供线上服务、远程防疫指导、肉牛买卖信息共享等,让传统肉牛产业享受互联网便利,更坚定了我扎根养牛事业的决心。”返乡创业乡贤、嵩县森源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令森说。

为了支持牛产业发展,嵩县出台“牛十条”、创新“托牛所”、设置“牛保险”、推出“养牛贷”、开展“牛招商”、强化“牛服务”、建立“牛交所”……破解用地、资金、技术、市场等瓶颈,“托牛所”养殖和“养殖大户捆绑散户”经营模式,深受群众认可。

“牛政策”支撑“牛实体”,形成“牛气象”。

2022年,嵩县新增存栏2万多头,全县“两牛”饲养总量达到10.56万头,同比增长27.85%。

洛宁县探索推广“企业购牛+农户代养”劳务合作模式、“分散养殖+集中圈养”分段饲养模式,既节约了饲料成本,又增加了群众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

汝阳县与伊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优然牧业一期4000头奶牛养殖项目进展顺利。

孟津区谋划1.5亿元地方债建设奶牛产业示范园。

伊川县安排资金对全县所有能繁母牛进行补贴。

洛阳是牛羊传统养殖大市和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河南省明确重点扶持的40个养牛大县培育县名单中,洛阳占6个: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汝阳和孟津。

为推动牛羊产业发展,洛阳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牛羊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计划到2025年,牛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洛阳市牛饲养量46.3万头,6个养牛大县牛饲养量40.88万头、占全市的88.3%。羊饲养量160万只。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说,实体经济是国之根基,产业是乡村发展的依靠,要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产业兴旺了,农业经营才有效益,农民才能增收致富,乡村才能吸引人、留下人。

乡村产业,特色引领。

目前,洛阳市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412万亩,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洛宁苹果、新安樱桃、嵩县中药材、汝阳红薯、伊川小米、栾川民宿、西工樱桃等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乡村建设从基础做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洛阳的乡村建设,从基础做起,固本养元,不做表面文章。

3月26日,万安山脚下,伊滨区李村镇耿沟社区风景如画。

“村里地势高,以前吃的是附近山里的水,水质不达标,天旱时会断水,社区街道污水横流。现在建起了水厂,水压稳定,用水方便又放心!群众自觉改厕、改厨,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并与主道管网连接,最终进入污水处理站,没有一点气味,‘废水’还能直接浇地!”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范伟锋说。

伊滨区发动群众参与,守正创新,破解“资金”“建设”“管理”难题,将饮水和污水治理一并推进,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和排水“第一公里”,着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到“地头”的城乡全域覆盖的安全供排水一体化格局,使全区源头有活水,龙头常有水,地头能浇水,民安如止水。

到2023年2月底,伊滨区56个农村社区全部实现供排水一体化。

宜阳县创新构建智慧水务“一张网”,在乡乡设点、村村设站的基础上,畅通线上渠道,确保智慧服务不落一户、不差一人。

栾川县着力打造“一核三心多点”城镇化布局,全县镇区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和风貌改造已经完成。出台《农村改厕、改厨、改卫分类技术标准》和相差资金奖补办法,拿出2500万元对乡镇进行奖补。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江凌说,建设和美乡村的目标就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乡村宜居宜业落实到洛阳市就是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集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洛阳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引领,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入手,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集镇建设为重点,首创并推广农村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推动垃圾全域治理;探索开展“一宅变四园”,引导群众整理废弃宅基地、拆墙增绿,把房前屋后打造成花园、菜园、果园、游园;立足村庄基础搞乡村建设,保留村庄风貌、形态、肌理,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建设,基础是关键。

截至目前,洛阳市1476个村(社区)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占比51.94%;1798个行政村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占行政村总数超过60%;38个试点集镇建成项目362个,完成投资164.86亿元。

乡村治理从服务做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洛阳的具体做法是:精神往实处做、向高处领、于细处分解,重点是强力提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3月25日中午,汝阳县付店镇付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助老小灶”内,村里的老人陆续来到这里,党员志愿者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餐桌,老人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在这里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我们牙口不好,厨师炒菜炒得很软很烂,不咸不油腻,很可口!”71岁的吴保星说。

付店村党群服务中心除了“助老小灶”,还有托幼服务中心、技能培训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活动室、便民超市、快递物流点、电商服务站点、金融代办点等为民服务项目。

汝阳县拓展村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领域和功能,“拆围墙”“去柜台”,打造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有需求,服务就跟进,开办“助老小灶”,暖胃更暖心。

“全国文明村”新安县懈寺村建设了68套流转公寓,实现了集中居住、日间照料与居家养老的有机结合,2022年成功创建“五星”支部,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

栾川县对分布偏远、群众交通不便的村,以村组干部、党员等为主体,组建爱心呼叫服务队,与村内70岁以上老年人及其子女建立爱心服务网。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江凌说,乡村治理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从服务入手,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提升,使得阵地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为民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洛阳市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便民服务融合化和组织共建队伍融合、资源共享空间融合、服务共联功能融合的原则,分类分批推动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7+N”方案:“7”是指党群服务要具有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技能培训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托幼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和电商快递网点等七个基本服务设施,“N”是指功能拓展提升。

党群服务中心的亲民化服务升级,顺了农民心,解了农家困,推动了乡村社区治理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乡村治理,初心为民。

截至2022年年底,洛阳市创建农村“三星”以上支部1047个,所有村(社区)全部达到“4有”标准,达到“7有”632个、占比19.6%,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10万元以上。

天地启春色,万物生新意。

3月18日,洛阳市委常委会审议《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供排水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四项重点工作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两项保障性措施。

“151”+“4+2”。

建设现代化洛阳,重振洛阳辉煌,“三农”是最基础、最深厚的力量!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崭新蓝图,字重千钧,击鼓催征,惟有奋斗。

点评

宏大战略的宏阔布设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民选

洛阳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重点布局的特色性优势,着力于全面推进的阶段性原则,注重梯次提升的系统性安排,因而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特色性体现在把区位优势发挥得好。伏牛山的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多样化的天然优势,为高品质高收益牛羊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绝佳经济地理高地,黄河、伊洛河氤氲出洛阳县区名山秀水与源头文化交融醉人的旅游目的地,这些特色优势的多样性和重叠性,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即时动力,也必将转化为产业兴旺优势区域的永续动力。

阶段性落实在于用重点工作引领得好。和美乡村的基础是宜居宜业。洛阳市以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集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引领,促进了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跟进,宜居稳定农村、宜业富裕农民的效果正在显现。

系统性谋划在于主次轻重统筹得好。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提升作为撬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植入高素质要素,为和美乡村建设搭建高效率平台,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以小切口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容易纠结的系统性难题,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