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 论述学习读本》出版发行以会(节)为媒撬动文旅产业新发展北方规模最大 栾川蕙兰文化产业园开园运营让中华瑰宝为呵护人类健康再放异彩郝堂村 留住乡愁引客来南阳市 精准培训121名第一书记民生水利润民生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7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18

民生水利润民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四化”,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实施稳定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

--摘自省委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李梦露

“哗哗--”

4月15日清晨,武陟县谢旗营镇后圪垱村,村民郭治国家的小儿子打开卫生间的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迫不及待地喷涌而出。镜子里,他张嘴刷着牙,一口牙白花花的。

这样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过去在后圪垱村很稀罕。村里的老一辈村民,人人都是一口黄牙,细看,那“黄”其实是大小不一的棕褐色斑块。

“不是抽烟抽的,全是喝水喝的。”40多岁的郭治国指着自己的牙说,像他们村这样的“黄牙”是氟斑牙,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导致的,村里年龄比他大的村民牙齿情况更严重。

过去,后圪垱村不缺水,缺“好水”。“我小时候,无论是家里还是地里,打一口浅井就能出水,稍微下点雨,井里的水都能跟地面齐平,浇地、吃水都很方便。”郭治国说。

从农村饮水安全的角度看,这些水的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都不达标,村民无法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

后圪垱村距离县城20多公里、地处武陟县最东端,只有两道街、400多口人。人少、村小、位置偏,集中打井成本高,当时后圪垱村和全省很多村子一样,村里没有集中供水塔,家家都用自备井。自备井用水不仅有水质问题,还有水压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周边乡镇工业用水增多,后圪垱村位于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到十几年前,井要打到七八十米才有水,想水质好点,得打到100多米,成本越来越高。”郭治国说。

2015年,作为武陟县最后一批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村子,后圪垱村家家户户终于接管入户,通上了自来水。用了几十年的自备井被封上水泥,从此成为了历史。

水清了,村里不仅吃水用水方便,村民的牙齿也迎来“换新”,小辈们个个都是闪亮健康的白牙。

如今,我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绝大部分村庄都用上了自来水,全省像后圪垱村一样的村子比比皆是。

后圪垱村还在进一步升级。“上个月,听说南水北调的管道已经接到我们村大街了,马上我们能喝上更干净更清甜的丹江水了!”郭治国说。

集中供水只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第一步。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四化”,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我省已经走在了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四化”的新路径上。

郭治国口中的“通上丹江水”就是水源地表化的方式之一,水源地表化意味着将供水的水源从地下水置换成地表水,既能让饮用水质更上一层台阶,又能缓解地下水超采、水位不断下降的问题。而要做到“四化”中的规模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则需要从源头入手建立新的供水体系。

后圪垱村所在的武陟县就正在推进这项工作。“我们目前正在建设每日供水规模2万立方米的沁北水厂和4万立方米的沁南水厂,这两个水厂分别负责2个乡镇和4个乡镇的供水服务。”武陟县水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王震介绍,同时,还谋划了已有的城北供水站和南水北调配套水厂的升级改造项目,它们则将分工负责县里其他城乡地区的供水工作。

王震说,未来,全县将由这4个规模化水厂统一进行供水管理,在喝水上再也不分什么“城里”和“乡下”,统一都喝南水北调水,享受同样的设施、水价和服务。

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同网、同质、同管理和同服务,是我省推进农村饮水“四化”的目标。目前,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进行试点的濮阳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濮阳不会是唯一一个。

2022年,全省共推进60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完成年度投资79亿元,全省1000万农村居民用上地表水;今年年底前,我省计划将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2.5%。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