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翘楚聚汝州汝瓷盛会喜空前二厂现象国营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中青年陶艺家邀请展汝瓷正“出圈”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82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1

汝瓷正“出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晓伟

汝瓷,以实力“出圈”,以典雅“圈粉”,以复兴走向“高光”。

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座位上的“龙头杯”(也被称为“总理杯”),到中法两国元首非正式会晤中使用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青瓷茶杯,近年来,随着汝州市汝瓷产业的不断壮大和突破性创新,各种汝瓷作品不断亮相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充分证明了汝瓷产品在一次次别具特色的高规格活动中鹤立鸡群、大放异彩。

如今,我们又迎来了盛大的“中国汝瓷文化节”。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37个省级节庆活动之一,已由汝州市成功主办了两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以“汝瓷知己汝州等你”为主题,在中国汝瓷小镇“高光”亮相。

以瓷为媒,讲好汝瓷故事。“中国汝瓷文化节”期间,除了集中展示当代汝瓷艺术之外,还将举办涵盖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艺术家创作的丰富多彩的陶瓷作品系列展览展演。

汝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与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齐名。汝瓷有两大特征:一是其釉层中气泡的独特排列,形成青中泛蓝、蓝中融青的奇丽釉色,如豆绿、天蓝、月白、天青;二是汝瓷开片形成的独特纹饰,如蟹爪纹、蝉翼纹、冰裂纹、鱼鳞纹。正是这独有的气质,才使汝瓷在世界瓷林中一枝独秀、一脉相承。

汝瓷的美,在于它不轻浮、不张扬,温润如玉。这种最为本真的美,才是其精髓所在。国画大师李苦禅写下: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要“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临汝(汝州)汝瓷一厂的专家们研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原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通过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如今,经过几代汝瓷艺人的不懈努力,让汝瓷“青”为其色、“玉”为其骨、“新”为其魂,先后恢复研制出了汝窑豆绿、天蓝、月白等十余种釉色,研制开发出汝瓷瓶、尊、炉、洗、碗、盘、兽、人物、茶具、文具、酒具等共十多类数百个品种,随着中国汝瓷小镇的开发建设,汝瓷已由传统制作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

历代汝瓷工匠,这些汝瓷的追梦者,将蓝天白云的颜色渲染在汝瓷上,为古朴的汝瓷赋予了太阳的亮色和热情,舒展着蓝天白云的纯洁和明快,用坚硬的质地书写着汝瓷的苦难与辉煌,让汝瓷化蛹成蝶、浴火重生。

漫步汝州的大街小巷,汝瓷元素弥漫,让这座城市越来越体现出深邃幽雅的气息。

千年不熄的窑火,千古不朽的匠心。

“汝瓷知己汝州等你”,让汝州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而汝瓷的根与魂始终熔铸其中。汝州,这座城市本身就如同一件需要潜心涤虑的古老瓷器,正在从其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中,真正探寻到辉煌复兴的“出圈”密码。

(作者系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

陕西省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吴延旗,在推广交流展现场。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孔红生,介绍双年展情况。 侯建勋摄

茶席作品

茶席作品

童趣

吴金果作品

融合-汇聚路为东作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